上林殿院次公(其八)

两人外迹本相疏,何故孤孤为病夫。

未报已惭公面目,有情顾入我肌肤。

将身荷负嫌躯小,引臂镌镕要骨粗。

尽力吟哦吟不尽,此时寒雨满淮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徐积所作的《上林殿院次公(其八)》。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感激之情。

首句“两人外迹本相疏”,点明了诗人与友人原本关系疏远,但接下来的“何故孤孤为病夫”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担忧,似乎友人正处在困境之中。这种转变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即使关系原本平淡,但在关键时刻却能展现出真挚的情感。

“未报已惭公面目,有情顾入我肌肤。”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承认自己未能及时回报朋友的帮助,内心感到愧疚,同时强调了友情的深入,如同肌肤相连,不可分割。这不仅是对友情的赞美,也是对自己未能尽到应有之义的自责。

“将身荷负嫌躯小,引臂镌镕要骨粗。”这两句通过形象的比喻,表达了诗人愿意为友情付出一切的决心。他愿意承担重担,不计较身体的大小,甚至愿意将自己的骨骼镌刻,以示对友情的坚定承诺。这种不惜一切代价维护友情的态度,展现了深厚的情谊和高尚的人格。

最后,“尽力吟哦吟不尽,此时寒雨满淮湖。”这两句以自然景象作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在寒冷的雨天里,诗人仍在尽力吟唱,表达对友情的颂扬和对生活的热爱。这种情感的抒发,不仅加深了读者对友情的理解,也体现了诗人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与乐观。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友情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它不仅是一首赞美友情的佳作,也反映了诗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738)

徐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晚年居楚州南门外,故自号南郭翁。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卒于徽宗崇宁二年,年七十六岁。政和六年(1116),赐谥节孝处士。家乡人为其建 “徐节孝祠”,明清两代均有修缮,毁于解放初期。《宋史》卷四五九有传

  • 字:仲车
  • 籍贯: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
  • 生卒年:1028—1103

相关古诗词

上林殿院次公(其九)

林氏家藏万帙书,五船便可当五车。

别顾客舟施坐榻,更谋官舫作行厨。

写时教子烘青竹,读处呼童捉蠹鱼。

悔不早知都借取,终身挟策灌园蔬。

形式: 七言律诗

寄顾龙图

龙图莫怪白须翁,依旧閒吟閒笑中。

未有梅花充信物,但将竹简换诗筒。

子如行路真无巧,我信居山养有功。

气类相从应得士,并州兼有傅元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寄张子中

时辈区区耳尽聋,姓张夫子在关中。

孤松节操乖今俗,独凤文章得古风。

至宝却须三献捷,病鸾终看一飞雄。

儒家自是诗书将,又况潜心郭令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过故乡

不似严生乞会稽,一身名义总无非。

何须佩印如金斗,若论还乡胜锦衣。

行处眼前新事满,坐来门外故人稀。

有时载酒寻闾巷,认得当年老父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