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为曹迪赋

魏国南来有子孙,至今人物古而村。

松根曲处安琴枕,山石洼中注酒樽。

汲冢文章遗竹简,秦人风俗尚桃源。

海波不接天河水,要得仙槎径造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张昱的《古村,为曹迪赋》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古老的乡村画卷。首句“魏国南来有子孙”,暗示了村庄的历史渊源,可能与魏国时期有关,历经岁月变迁,家族繁衍至今。接下来的“至今人物古而村”进一步强调了村庄的古老风貌,人们的生活方式保持着传统和淳朴。

“松根曲处安琴枕,山石洼中注酒樽”这两句,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展现了村民的闲适生活:在松树下放置着琴枕,享受音乐的乐趣;在山石洼中斟酒对酌,尽享自然之乐。这体现了古代文人士大夫向往的隐逸生活情趣。

“汲冢文章遗竹简,秦人风俗尚桃源”一句,借用了汲冢(战国时魏国的古墓)和桃花源的典故,表达了对古文献和理想化田园生活的敬仰,以及对淳朴民风的赞美。

最后,“海波不接天河水,要得仙槎径造门”以浪漫的想象收尾,寓意着此地远离尘世喧嚣,如同仙境一般,期待有仙舟能直接抵达,传达出诗人对古村宁静与超脱理想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古村景物的细致描绘和历史文化的融入,展现出一种浓厚的文化气息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收录诗词(1029)

张昱(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可闲老人。历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员外郎,行枢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寿安坊,屋破无力修理。明太祖征至京,厚赐遣还。卒年八十三。有《庐陵集》

  • 字:光弼
  • 号:一笑居士
  • 籍贯:元明间庐陵

相关古诗词

思云图,为罗从事赋

抽毫据尔赋思云,为感罗含以孝闻。

职任紫垣亲不逮,粟支红腐禄无分。

终身有慕谁非子,此日移忠正在君。

郎署丹青称高步,须求名笔记斯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赠写神朱大年

笔头何在觅人知,镜里相看不自疑。

麟阁尽能图燕颔,龙沙谁复恨蛾眉?

千年名姓毛延寿,一代丹青顾恺之。

梦感九重终见召,艺精宁患不逢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送别唐克让还家

家山远在白云边,膝下相违又隔年。

万里壮游司马氏,数函书画米家船。

裁成綵服欢无已,遗却瑶华思惘然。

海内故人零落尽,别离多付酒尊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寄表兄萧文索处士

七十馀年亲弟兄,书来堪喜复堪惊。

杯中酩酊无虚日,枕上邯郸过此生。

老至音书宜有数,别来骨肉若为情。

遭逢洪武开新运,又十三年见太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