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许月卿所作,名为《入邑问炊中云招王希圣起龙三首(其三)》。从内容上看,诗人表达了对豪杰之士的赞美,以及自己对于品格高尚、志向远大的人物的追求和敬仰。
“箪瓢不改乃真豪”一句中,“箪瓢”指的是古代农民用来饮水的器具,形象地描绘了一种坚守本色、不随波逐流的品质。接下来的“之子胸中志自高”则表明这种人的后代或子孙,也都拥有着远大的抱负和不凡的志向。
“本自无官彭泽柳,不知何世武陵桃”这两句,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提及,进一步强调了自己对于品格高尚者的追求。彭泽柳指的是古代有名的隐逸,而武陵桃则是用来比喻才子佳人的。
“窗前草色勤钻仰,堂上萱丛敬抑搔”两句,则描绘了一种闲适自得、对自然充满敬意和探索精神的情景。诗人通过观察周围的自然景物,表现出一种宁静致远的心境。
“好向中庸看未发,养成和气盎春醪”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世界的关注和对未来抱负的期待。这里的“中庸”指的是《易经》中的一个概念,意味着事物发展的适度阶段,而“未发”则是指那些尚未显露、潜藏在内心深处的志向和抱负。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豪杰之士的赞美,以及个人对于品格高尚者的追求和敬仰,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自然与文化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