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李伯鱼桐竹

结庐桐竹下,室迩人相深。

接垣分竹径,隔户共桐阴。

落花朝满岸,明月夜披林。

竹有龙鸣管,桐留凤舞琴。

奇声与高节,非吾谁赏心。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翻译

在桐竹之下建起小屋,虽然近在咫尺,人与人心意相通。
院墙相连,竹径交错,隔着门窗共享梧桐下的阴凉。
清晨,落花飘满岸边;夜晚,明亮的月光照进树林。
竹子发出龙吟般的声响,梧桐仿佛留住了凤凰的舞姿。
这奇妙的声音和高洁的品格,除了我还有谁能欣赏呢?

注释

结庐:建造房屋。
桐竹:梧桐和竹子。
室迩:房屋近在眼前。
人相深:心意相通。
接垣:相邻的院墙。
分竹径:划分出竹林小径。
隔户:隔着窗户。
桐阴:梧桐树下的阴凉。
落花:凋落的花朵。
朝满岸:早晨布满岸边。
明月:明亮的月亮。
披林:穿透树林。
龙鸣管:像龙鸣一样的竹声。
凤舞琴:如凤凰起舞的梧桐声音。
奇声:奇异的声音。
高节:高尚的节操。
非吾:不是我。
赏心:能欣赏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生活图景,诗人在自然中寻找到了精神上的寄托与享受。

"结庐桐竹下,室迩人相深。"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隐居之所四周环绕着桐树和竹子,给人以深邃和亲密的感觉。

"接垣分竹径,隔户共桐阴。" 诗人通过栽种竹子来修筑篱笆,并与邻里共同享受由桐树带来的凉爽,这些都是生活中的美好细节。

"落花朝满岸,明月夜披林。" 落英如雪般覆盖着河岸,而皎洁的月光穿透了林间,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竹有龙鸣管,桐留凤舞琴。" 竹子在风中发出像龙吟一样的声音,而桐树则似乎在等待着凤凰翩翩起舞,伴随着琴声,这里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界与艺术的交融。

"奇声与高节,非吾谁赏心。" 诗人感叹这般奇妙的声音和高雅的情操,如果不是自己,又有谁能真正欣赏这份心灵的享受呢?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对生活中细微之处的捕捉,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寄情于山水之间的精神追求。

收录诗词(351)

张说(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政治家。一字说之。原籍范阳(今河北涿县),世居河东(今山西永济),徙家洛阳

  • 字:道济
  • 生卒年:667年~730年

相关古诗词

遥同蔡起居偃松篇

清都众木总荣芬,传道孤松最出群。

名接天庭长景色,气连宫阙借氛氲。

悬池的的停华露,偃盖重重拂瑞云。

不借流膏助仙鼎,愿将桢干捧明君。

莫比冥灵楚南树,朽老江边代不闻。

形式: 排律 押[文]韵

酬崔光禄冬日述怀赠答

徐陈尝并作,枚马亦同时。

各负当朝誉,俱承明主私。

夫君迈前侣,观国骋奇姿。

山似鸣威凤,泉如出宝龟。

才雄子云笔,学广仲舒帷。

紫绶拂三寺,朱门临九逵。

昔我含香日,联尔缙云司。

朝携兰省步,夕退竹林期。

中路一分手,数载来何迟。

求友还相得,群英复在兹。

留台少人务,方驾递寻追。

涉玩怀同赏,沾芳忆共持。

迎宾南涧饮,载妓东城嬉。

春郊绿亩秀,秋涧白云滋。

名画披人物,良书讨滞疑。

兴来光不惜,欢往迹如遗。

岁晏罢行乐,层城间所思。

夜魂灯处厌,朝发镜前衰。

忽枉崔骃什,兼流韦孟词。

曲高弥寡和,主善代为师。

齐戒观华玉,留连叹色丝。

终惭起予者,何足与言诗。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端午三殿侍宴应制探得鱼字

小暑夏弦应,徽音商管初。

愿赍长命缕,来续大恩馀。

三殿褰珠箔,群官上玉除。

助阳尝麦彘,顺节进龟鱼。

甘露垂天酒,芝花捧御书。

合丹同蝘蜓,灰骨共蟾蜍。

今日伤蛇意,衔珠遂阙如。

形式: 排律 押[鱼]韵

赠崔二安平公乐世词

十五红妆侍绮楼,朝承握槊夜藏钩。

君臣一意金门宠,兄弟双飞玉殿游。

宁知宿昔恩华乐,变作潇湘离别愁。

地湿莓苔生舞袖,江声怨叹入箜篌。

自怜京兆双眉妩,会待南来五马留。

形式: 排律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