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春闱报罢已三年,又向西风趁著鞭。
屡鼓莫嫌非作气,一鸣当自卜冲天。
贾生少奋终何遇,马援才高老益坚。
大抵功名无早晚,平津今见起淄川。
这首诗是宋代黄少师女的作品,题为《送人赴举》。诗人以春天科举考试结束后的三年为背景,表达了对即将赴试者的鼓励和期待。首句“春闱报罢已三年”描绘了时间的流转,暗示了等待的漫长与不易。次句“又向西风趁著鞭”则形象地写出学子在秋风中策马扬鞭,奔赴考场的场景,充满进取之意。
“屡鼓莫嫌非作气,一鸣当自卜冲天”两句,鼓励考生即使面临多次失败也不要气馁,每一次的努力都如同战鼓,蓄积力量,一旦时机成熟,必能一鸣惊人,直上青云。接下来,诗人引用贾谊和马援的事例,前者年轻时才华横溢但仕途坎坷,后者年老时才情更显坚定,以此激励朋友无论遭遇何种境遇,都要保持才情和毅力。
最后两句“大抵功名无早晚,平津今见起淄川”,传达出一个哲理:功名富贵不分早晚,只要坚持不懈,像平津之才那样从不起眼的地方崛起,终将有所成就。整首诗情感深沉,富有激励意味,展现了诗人对人才的期许和对奋斗精神的赞美。
不详
会稽东南秀,四明名更佳。
蜿蜒三百里,惨淡青莲花。
伊昔天地初,山川始萌芽。
六丁挥神斧,斲削如人家。
四牖遗古制,玲珑吐云霞。
侧闻刘樊徒,于此鍊丹砂。
耕烟种青棂,结实大如瓜。
挥手谢众士,身登凤凰车。
至今石窗底,青天守龙蛇。
玉女四五人,绿鬓垂鬖髿。
时来听潺湲,意态静不哗。
我夜闯其劳,月黑星如麻。
顾惭无灵气,怅望空咨嗟。
白藕花前一信风,飒然吹雨到梧桐。
可怜一段凄凉意,并入西窗客梦中。
王谢风流自一时,长干古巷记乌衣。
寻常百姓几番换,那有当年燕子飞。
唐晋诸人骨已磨,龙蟠虎踞自山河。
可怜不共羊昙见,奈此秦淮落照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