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三百三首(其二九五)

欲向东岩去,于今无量年。

昨来攀葛上,半路困风烟。

径窄衣难进,苔黏履不全。

住兹丹桂下,且枕白云眠。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然之美的境界。开篇“欲向东岩去,于今无量年”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嚣、向往高洁之地的渴望,但这种愿望似乎遥不可及,是一种精神上的追求。

接着,“昨来攀葛上,半路困风烟”写出了诗人曾经尝试去实现这种愿望,但遭遇了艰难险阻,这里的“风烟”可能是指自然界的阻碍,也可能隐喻着世间万象的迷离。

第三句“径窄衣难进,苔黏履不全”则具体描绘了诗人在攀登过程中的困顿,道路狭窄,甚至连衣服都被缠住,鞋履也因苔藓而受损,这些细节形象地展现了自然界对人类行动的制约。

最后两句“住兹丹桂下,且枕白云眠”则表达了一种放弃与顺应。诗人选择在丹桂树下暂时停留,用白云作为枕头安睡,这里“丹桂”可能象征着高洁的境界,“白云”则是自由和超脱的象征。诗人似乎接受了现实中的限制,但精神上仍然追求那种远离尘世的纯净与自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一种超越现实、向往高洁境界的情感。在唐代众多山水田园诗中,这类主题颇为常见,但这首诗在语言和意境上都表现出了较强的个性色彩。

收录诗词(312)

寒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出身于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后出家,三十岁后隐居于浙东天台山,享年一百多岁。严振非《子身世考》中更以《北史》、《隋书》等大量史料与诗相印证,指出乃为隋皇室后裔杨瓒之子杨温,因遭皇室内的妒忌与排挤及佛教思想影响而遁入空门,隐于天台山寒岩。这位富有神话色彩的唐代诗人,曾经一度被世人冷落,然而随着二十世纪的到来,其诗却越来越多地被世人接受并广泛流传。正如其诗所写:“有人笑我诗,我诗合典雅。不烦郑氏笺,岂用毛公解。”

  • 号:均不详
  • 籍贯:唐代长安(今陕西西安)

相关古诗词

诗三百三首(其二九九)

画栋非吾宅,松林是我家。

一生俄尔过,万事莫言赊。

济渡不造筏,漂沦为采花。

善根今未种,何日见生芽。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诗三百三首(其二五四)

余劝诸稚子,急离火宅中。

三车在门外,载你免飘蓬。

露地四衢坐,当天万事空。

十方无上下,来去任西东。

若得个中意,纵横处处通。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三字诗六首(其一)

寒山道,无人到。若能行,称十号。有蝉鸣,无鸦噪。

黄叶落,白云扫。石磊磊,山隩隩。我独居,名善导。

子细看,何相好。

形式: 古风 押[号]韵

三字诗六首(其二)

寒山寒,冰锁石。藏山青,现雪白。日出照,一时释。

从兹暖,养老客。

形式: 古风 押[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