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成(其一)

五性感而动,其间善恶萌。

危微相对立,体认要研精。

大学静而得,中庸诚则明。

原头不参透,何以约其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人的五感引发情感波动,其中善与恶开始滋生。
细微差别中藏着危险与微妙,深入理解是关键。
在宁静中领悟大学之道,遵循中庸才能洞察真理。
如果不能从根本上理解,如何约束和调和情感?

注释

善恶:道德上的善与恶。
危微:细微的危险或微妙之处。
研精:深入研究和精微理解。
大学:中国古代儒家经典《大学》,这里指高深的学问。
中庸:儒家思想中的中正之道,不过于偏激。
参透:彻底理解和领悟。
约其情:约束和调和情感。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王义山所作,名为《偶成》。从内容上看,这首诗探讨的是人性的复杂和道德修养的问题。

五性感而动,揭示了人的情感多变,容易受到外界影响而产生善恶的情绪。

其间善恶萌,指出在这种感应中善与恶的种子开始生根发芽。

危微相对立,形容的是善恶之间的微妙差别,它们往往处于动摇不定的状态,需要细致辨识。

体认要研精,强调了对于这类复杂情感的深刻理解和精确把握的重要性。

大学静而得,可能是指《大学》这一儒家经典所倡导的以静制动、修身齐家的思想,是通过内心的宁静来达到道德上的成就。

中庸诚则明,引用了《中庸》的思想,强调了诚信作为中和之道的重要性,只有真诚不二,才能使人性的光明显现。

原头不参透,可能是说在探索人性复杂深处时,如果不能洞察事物的本质,那么就很难真正把握人的情感世界。

何以约其情,是在问如果不能深入理解人性,又如何能够适当地引导和约束自己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人性的细腻描绘,强调了道德修养的必要性,以及对于内心世界深刻体认的重要。王义山借此表达了儒家对于个人修身、自我节制的重视态度。

收录诗词(188)

王义山(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初文学大家王禹偁的后裔。精《易》学,善词赋。宋末进士二十四年卒,年七十四。其诗学刘克庄,王士禛《池北偶谈》卷一八讥其为“下劣诗魔,恶道坌出”、“酸腐庸下”。《四库全书总目》谓其“诗文皆沿宋季单弱之习,绝少警策”(卷一六六)。著《稼村类稿》三十卷,有明正德刻本、万历刻本、《四库全书》本。《全宋诗》卷三三五二至三三五四录其诗三卷。文收入《全元文》。事迹见本集卷二九自作墓志铭、《元诗选》二集甲集

  • 字:元高
  • 号:稼村
  • 籍贯:富州(今江西丰城)
  • 生卒年:1214——1287

相关古诗词

宿安仁县市

安仁斗来大,地窄瞰官途。

吏散晚衙早,人稀夜市无。

山多田占少,涧曲水来迂。

犹道茅包锦,县官来索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寄题黄静斋

静中乐处是琴书,此乐输君二美俱。

明镜无尘佛关捩,内丹养火夜工夫。

梅花窗下参同契,翠草庭前太极图。

探得黄庭真诀了,不须更看养生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谒中斋杨左丞

向来曾拜紫宸衙,亲见先班奉日霞。

帝室馆甥贵公子,王姬下嫁旧儒家。

执中默契心传妙,勤有无穷学问加。

带取孤山来作伴,清吟尚可趁梅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谒参政张献子

曾侍龙楼晓色催,真仙那肯下蓬莱。

离方共睹重光日,震位欣闻长子雷。

奉使祇应天上去,运筹暂作幄中来。

老夫羞把诗怀袖,只为明公是秀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