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逾方先生令惠来据九年始终一节业当通考忽有贾傅之行伤哉贫也去无以为资士论惜之为赋三章聊志遗思(其二)

劳苦天涯只自知,周南留滞岂胜悲。

八千里外神君垒,咫尺碑中幼妇辞。

去国勿惭成子母,归家犹幸引孙儿。

鲤庭十载今朝合,不是门闾独倚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林熙春所作,名为《勿逾方先生令惠来据九年始终一节业当通考忽有贾傅之行伤哉贫也去无以为资士论惜之为赋三章聊志遗思》的第二章,通过诗人的笔触,展现了对一位名为方先生的友人离别之情的深切感慨。

首句“劳苦天涯只自知”,点明了方先生在远方的艰辛与孤独,只有他自己能够深刻体会。接着,“周南留滞岂胜悲”一句,表达了方先生在异地滞留的痛苦和无奈,这种情感难以言表,只能深深埋藏于心底。接下来的“八千里外神君垒,咫尺碑中幼妇辞”两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方先生与远方的亲人相隔万里,如同神君垒一般遥不可及,而近在咫尺的碑文上却记载着幼妇的辞世,暗示了方先生失去亲人的悲痛。

“去国勿惭成子母,归家犹幸引孙儿”两句,描绘了方先生在国家与家庭之间的两难选择,他不能因为个人的情感而感到羞愧,即使是在异国他乡,也要坚强面对;同时,他也庆幸自己还能回到家中,见到孙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最后,“鲤庭十载今朝合,不是门闾独倚时”两句,表达了方先生与家人团聚的喜悦,以及对过去独自一人生活的怀念,强调了家庭团聚的重要性。

整首诗通过对方先生离别之情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友情、亲情的珍贵,以及人在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坚韧与乐观。林熙春以深情的笔触,传达了对友人深深的关怀与祝福,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人们对于家庭、国家与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550)

林熙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勿逾方先生令惠来据九年始终一节业当通考忽有贾傅之行伤哉贫也去无以为资士论惜之为赋三章聊志遗思(其三)

叶落青梧玉露生,可堪仙吏曳裾行。

百年多事伤心泪,半夜孤舟独语情。

华发只因劳抚字,壮猷何以报承明。

遗家清白真丹诀,不让丝纶五色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别驾魏春寰致政还莆

十载论心意气高,驰驱蜀道佩虔刀。

天涯羁客伤多事,海上思家叹独劳。

四五凤毛饶玉树,三千鹤发啖蟠桃。

清朝诏问壶山隐,十渐何辞解竭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人日送詹养吉之北流

数年暌异故人情,弹铗遥闻白雪声。

双舄北来归凤渚,片帆西去过羊城。

参差桂树当霄耸,灿烂桃花夹道生。

人日正堪仙吏往,随车甘雨莫辞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挽傅莘野四章(其一)

洛下耆英社,商家版筑庐。

寸心留白发,遗泽满苍梧。

杖履三朝客,咿唔一老儒。

寿夸孙似祖,何必事嗟吁。

形式: 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