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西居三首(其一)

受得山野性,住城多事违。

青山在宅南,回首东西稀。

浅浅一井泉,数家同汲之。

独我恶水浊,凿井庭之陲。

自凿还自饮,亦为众所非。

吁嗟世间事,洁身诚难为。

形式: 古风

翻译

适应了山野的生活,住在城里却常有违愿之事。
我家南边有青翠山峦,回头望去,四周稀疏的邻居。
一口浅浅的井泉,几家邻居共同取水。
唯独我厌恶水质浑浊,于是我在庭院边开凿新井。
我自己挖井自己喝,却因此受到众人指责。
感叹世事艰辛,保持自身洁净实在不易。

注释

山野性:乡村生活。
违:违背,不顺。
宅南:房子南边。
回首:回头看。
浅浅:不深。
汲:打水,取水。
恶:讨厌。
浊:浑浊。
凿井:开凿水井。
陲:边缘。
自凿:自己开凿。
自饮:自己饮用。
众所非:被众人指责。
洁身:保持自身纯洁。
难为:困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城中繁杂琐事的不满。开篇“受得山野性,住城多事违”表达了诗人内心对于大自然的接受与喜爱,以及对于城市生活复杂多事的排斥。接着“青山在宅南,回首东西稀”则是描述诗人居所背靠青山,而当他回头看向周围环境时,却发现四处稀疏,不如心中的理想。

“浅浅一井泉,数家同汲之”写出了一个宁静的景象,一口井水供多家共享,反映出一种简单、和谐的生活状态。然而,诗人却有着更高洁净的追求,“独我恶水浊,凿井庭之陲”表明他对水质的挑剔,不满足于与众同享的井水,而是选择自己凿井,以获得清澈的泉水。

“自凿还自饮,亦为众所非”则透露出诗人这种行为在旁人的眼中可能看似怪异或不被理解。最后,“吁嗟世间事,洁身诚难为”是诗人对这个世界复杂多变的感慨,以及对于保持个人清白的艰难。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山野与城市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宁静和纯净生活的向往,以及面对世俗观念时所表现出的个性和坚持。

收录诗词(514)

姚合(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诗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进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称为姚武功。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历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任荆、杭二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与马戴、费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事之。诗与贾岛齐名,、贾”。仕终秘书监。合著有诗集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及选王维、祖咏等十八人诗,为极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诗联,叙其措意,各有体要,撰诗例一卷,(均《唐才子传》)并传于世

  • 号:称“姚
  • 籍贯:陕州硖石

相关古诗词

街西居三首(其二)

日出穷巷喜,温然胜重衣。

重衣岂不煖,所煖人不齐。

兀兀复行行,不离阶与墀。

形式: 古风

街西居三首(其三)

丈夫非马蹄,安得知路岐。

穷贱飧茹薄,兴与养性宜。

乃知长生术,豪贵难得之。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感时

忆昔未出身,索寞无精神。

逢人话天命,自贱如埃尘。

君今才出身,飒爽鞍马春。

逢人话天命,自重如千钧。

信涉名利道,举动皆丧真。

君今自世情,何况天下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新居秋夕寄李廓

羁滞多共趣,屡屡同室眠。

稍暇更访诣,宁唯候招延。

愧君备蔬药,识我性所便。

罢吏童仆去,洒扫或自专。

古巷人易息,疏迥自江边。

幸当中秋夕,复此无云天。

月华更漏清,露叶光彩鲜。

四邻亦悄悄,中怀益缠绵。

兹境罕能致,居闲得弥偏。

数杯罢复饮,共想山中年。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