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三首(其二)

醉歌京华春,行迈心摇摇。

孤云未致雨,随风南北飘。

王国天地极,斡运四海遥。

城中百万户,飞檐插紫霄。

倾金买谀噱,仰面气宇骄。

不重读书人,研苦坐寂寥。

我欲封绿章,天门高岧峣。

岂抱浩然气,长年而渔樵。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郑思肖所作的《古诗三首》之二。诗中描绘了京城春日的繁华与喧嚣,以及其中人物的种种心态和行为。

首句“醉歌京华春”以“醉歌”二字开篇,形象地描绘出京城春日的热闹景象,人们在春光中放声歌唱,沉浸于欢乐之中。接着“行迈心摇摇”一句,笔锋一转,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波动,似乎对这繁华景象有所反思或感慨。

“孤云未致雨,随风南北飘”运用自然界的意象,将人的命运比作随风飘荡的孤云,暗示着人生的无常和不可预知性。同时,“王国天地极,斡运四海遥”两句则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沉忧虑,仿佛在说整个国家就像一个巨大的宇宙,运转复杂而遥远。

“城中百万户,飞檐插紫霄”描绘了京城的繁华景象,高楼大厦直插云霄,象征着社会的繁荣与权力的集中。“倾金买谀噱,仰面气宇骄”揭示了社会上权贵们为了获取赞誉而不惜花费巨资,甚至不惜谄媚讨好,展现了人性中的虚伪与贪婪。

最后,“不重读书人,研苦坐寂寥”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认为重视物质财富而忽视了知识与文化的传承。“我欲封绿章,天门高岧峣”表达了诗人想要向上反映问题,但又感叹天门高远,难以实现的愿望。“岂抱浩然气,长年而渔樵”则是诗人自我的反思,即便怀揣着正直之气,也难以改变现状,只能选择隐退,过着渔樵般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感慨,具有强烈的思想性和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403)

郑思肖(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画家。原名不详,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有诗集《心史》、《郑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等

  • 字:忆翁
  • 籍贯:连江(今属福建)
  • 生卒年:1241~1318

相关古诗词

古诗三首(其三)

苍苍碧玉盘,乌兔东西跳。

一气母群儿,各弄性情妙。

雷动蛰龙飞,天老哀猿吊。

俯首问洪濛,万古一长啸。

形式: 古风 押[啸]韵

秋歌

凉风捲地吹秋来,秋之为气何清哉。

紫箫露华浴万宇,暑神欲驻难裴回。

今年舍我去者二百二十有五日,今日之后谁使来日来相催。

琥珀满卮,发越清奇。

万物脆而易化,五官灵而多知。

一世之间几千万人,一人之心几千万变,碎裂神气纷云为。

液槁矣而告惫,气翻然而相辞。

适之变化,不知其谁。气母一丸,空虚跳跃。

金浮木沉,老怪消铄。我之变化,亦不知谁。

苍苍茫茫万万古,玄瞳烱歘夜不瞽。

醉中唤秋与秋语,秋辞凄脆咽不吐。

忽欲骑鲸汗漫游,海藏飞出白玉鼓。

形式: 古风

春歌

去年秋日作秋歌,今年春日奈春何。

往春叠叠叠万古,来春冥冥春更多。

青皇旌旆开天衢,三八二十四头苍龙车。

大开东方宫殿坐,八荒之内交相贺。

红紫茸茸烂如缬,回首柳花扑晴雪。

造物弄人祗片时,弄死世人人不知。

我心清泠湛无边,流光澒洞先天先。

前身本在未铸日月前,黄面瞿昙,长耳老聃,乃吾无量劫后之孙。

后身复现搦碎虚空后,当知所南先生为无量劫前之祖。

人生精魄假合舞幻妄,纷如气丸跳尘土。

偶然而来托为形,飘然而去若无主。

今日之今,霍霍诩诩。少焉瞩之,已化为古。

胡为堕影黄泗浦,独坐翛然看春雨。

山苍苍,水茫茫,百岁劫劫太极长。

我来濯形白云乡,大笑世上生颠狂。

醉笔作歌字不讹,宛然苍蛟老蜃势相拿。

形式: 古风

琴女行

嫦娥开殿当高青,白光染夜生空明。

望中泠泠莹如水,碧透肉镜双瞳子。

窄袖笼春玉笋娇,援琴一鼓秋潇潇。

瑶池女子旨趣别,紫清吹下太古雪。

双鬟翠腻绾香雾,临风欲控青鸾羽。

应悔思凡谪尘土,长向花前忆王母。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