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故祭酒黄公园林

记曾飞矢集蛮毡,一着鞭争万骑先。

邑篆愧分炎瘴地,朝衣犹惹御炉烟。

莲塘小饮香随艇,月榭高吟水压天。

此日隔花参簿尉,乌纱同乐太平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回忆起往昔箭矢如雨落在蛮族毡毯上,一挥鞭子就争先万马
为分担炎热瘴疠之地而感到羞愧,朝服还残留着宫廷炉火的烟尘
在莲花池畔小酌,香气随船浮动,月光下高台吟咏,水面仿佛压低了天空
如今隔着花丛与县丞县尉相见,共同享受太平岁月,乌纱帽下同乐

注释

曾:过去。
飞矢:飞箭。
蛮毡:蛮族的毛毡。
一着鞭:一挥鞭。
争万骑先:争先恐后。
邑篆:县令的职责。
愧:感到惭愧。
炎瘴地:炎热且多瘴气的地方。
御炉烟:宫廷炉火的烟。
莲塘:莲花池塘。
香随艇:香气随船。
月榭:建在月下的亭子。
水压天:水面仿佛压低了天空。
此日:今日。
参簿尉:拜见县丞县尉。
乌纱:古代官员的帽子。
同乐:一同欢乐。
太平年:太平盛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古代名将黄公园林举行的宴席,通过对过往英勇事迹的追忆和当下的欢聚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于英雄气概与太平盛世的向往。

"记曾飞矢集蛮毡,一着鞯争万骑先。" 这两句回顾了一位古代将领的英勇战绩,他曾在沙场上箭矢齐发,驰骋疆场,以一己之力挑起万马奔腾的重担。

"邑篆愧分炎瘴地,朝衣犹惹御炉烟。" 这两句则转向了诗人对于自己未能亲历那段辉煌历史的自谦之情,以及对那时英雄将领穿着朝服、御赐香炉中飘散出的袅袅烟雾的怀念。

"莲塘小饮香随艇,月榭高吟水压天。" 这两句描绘了宴席上的一幕:在莲花盛开的塘边,小船上人们举杯畅饮,酒香随着摇曳的小船飘散;而夜深人静之时,有人在高耸的月门下高声歌唱,声音如同水流一般连绵不绝,直冲云霄。

"此日隔花参簿尉,乌纱同乐太平年。"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在宴席上隔着花团锦簇,与古代的英杰们一同享受这太平盛世的快乐时光,而不自觉地沉浸于那份超越时代的共同喜悦之中。

收录诗词(1)

江安止(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刘正甫赴南徐幕府

此翁文彩自权奇,抹过盐车十万蹄。

笔下何多春草句,胸中定有辟尘犀。

戴公山下竹三径,米老庵前云一溪。

莲幕退思湖上客,一编为我赋新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游浔州南山

南山特地森奇峰,嶙峋怪石盘虬龙。

巨灵夜半擘山腹,幻出岩窦相玲珑。

阴阳石罅滴琼液,拂拂洞户生天风。

宸章炳焕神物护,断碑零落苍苔封。

稚川飞升岁月久,丹灶灰冷留遗踪。

晓猿夜鹤自惊怨,朝岚夕霭常溟濛。

我来依守困朱墨,欲寻胜概嗟无从。

公馀乘兴一登览,万象献状来无穷。

金茎濯露素秋节,清凉不与世人同。

凭虚孤啸岸巾帻,收拾爽气归胸中。

俗驾自怜难久驻,还作泠然御风去。

太息真仙杳不逢,碧云暮合空凝伫。

形式: 古风

向湖边.江纬读书堂

退处乡关,幽栖林薮,舍宇第须茅盖。

翠巘清泉,启轩窗遥对。

遇等闲、邻里过从,亲朋临顾,草草便成幽会。

策杖携壶,向湖边柳外。旋买溪鱼,便斫银丝脍。

谁复欲痛饮,如长鲸吞海。共惜醺酣,恐欢娱难再。

矧清风明月非钱买。休追念、金马玉堂心胆碎。

且斗尊前,有阿谁身在。

形式: 词牌: 向湖边

列岫亭

倚槛穷双目,疏林出远村。

秋深山有骨,霜降水无痕。

天地供吟思,烟霞入醉魂。

回头云破处,新月报黄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