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不忍(其二)

黄河凿凿冰成路,人语寒空气成雾。

此时泣血念銮舆,玉体能胜凛冽无。

苍黄天步蒙尘去,画衮飘零伤岁暮。

飞书傥未伐奸谋,我服虽华何忍御。

形式: 古风

翻译

黄河结冰如路,寒冷中人声化作雾气。
此刻心如滴血,思念皇上的车驾,问玉体能否抵挡这严寒。
苍天昏暗,国君蒙尘离去,龙袍零落,令人感叹年终时局凄凉。
如果紧急书信未能揭露奸佞阴谋,即使华服在身,又怎能忍受这样的境遇。

注释

凿凿:形容冰层坚硬,清晰可见。
銮舆:古代皇帝乘坐的车驾。
凛冽:形容天气极冷。
苍黄:形容天色阴暗,比喻政局动荡。
画衮:指皇帝的龙袍。
飘零:形容零散、流离失所。
飞书:紧急书信。
奸谋:邪恶的计谋。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严寒的冬日,于黄河之畔凿冰开路的情景。"黄河凿凤冰成路"一句,以壮丽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苍茫与人力的坚忍。"人语寒空气成雾"则通过人的呼吸在寒冷中化为水汽,形象地表现了严冬的刻苦。

接着诗人表达了对先帝陵墓的哀思之情,"此时泣血念銮舆"中的"銮舆"指的是皇帝的灵车,表明诗人在这凛冽的寒风中,对先人的陵墓感到无比的敬仰与哀伤。"玉体能胜凛冽无"则是说即使是美玉之躯,也无法抵御这般严酷的寒冷,借以形容先帝虽已仙逝,但在诗人心中依旧温暖如玉。

"苍黄天步蒙尘去"一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时间流转、世事变迁之感。"画衮飘零伤岁暮"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岁月匆匆、繁华落尽的哀愍。

最后两句"飞书傥未伐奸谋,我服虽华何忍御"中,"飞书"可能指的是急报或是密信,而"傥未伐奸谋"则表明诗人对于朝政的关切和担忧。结尾两字"我服虽华",暗示着虽然外表华丽,但内心充满了不忍与痛苦,无法释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示了一位忠诚于职守、哀悼先人、关注时事的士大夫形象。

收录诗词(673)

刘子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彦仲,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 字:彦冲
  • 号:屏山
  • 籍贯:建州崇安(今属福建)
  • 生卒年:huī)(1101~1147

相关古诗词

四不忍(其三)

平沙月转旌旗影,擐甲为衾戈作枕。

此时饮恨念銮舆,玉体能胜暴露无。

问安使者空相继,清跸不回宫殿闭。

请缨傥未缚酋渠,我榻虽安何忍寐。

形式: 古风

四不忍(其一)

草边飞骑如烟灭,拉兽摧斑食其血。

此时疾首念銮舆,玉体能胜饥渴无。

危城屑曲惊云扰,簠簋无光天座杳。

奋戈傥未雪深雠,我食虽甘何忍饱。

形式: 古风

归田

声色家有阱,轩裳仕之囚。

冥行不知迷,今将返吾辀。

爱慕洗馀习,清虚乐孤游。

亭亭隐仙岩,迎人入双眸。

稻色黄莽莽,溪光碧油油。

佳树残照满,高穹乱云流。

乍参樵牧群,辞气不婉柔。

性有书史癖,时逢甲兵休。

斯怀傥遂全,曩志不必酬。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必源以古风见投词意甚远因为赋风吹原上苗勉其殖学待时也

风吹原上苗,青青入无边。

发生赖阳和,秀润滋澄涟。

游车走道旁,忽之如浮烟。

那知丁黄愁,枵腹望果然。

农功日夜急,地产东南偏。

飞霜皓盈畴,丰穗垂连颠。

盘盂荐新尝,琼糜失辉鲜。

物生为世用,岂较成后先。

群芳红打围,从渠争春妍。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