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塞曲三首(其三)

百万精兵动,参差便渡辽。

如何好白日,亦照此天骄。

远树深疑贼,惊蓬迥似雕。

凯歌何日唱,碛路共天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翻译

百万大军行动起来,错落有致地渡过辽河。
白天怎么如此美好,也照耀着这些英勇的民族。
远处的树木似乎隐藏着敌人,飞蓬摇曳像猛禽展翅。
何时才能唱起胜利之歌,那是在遥远的沙漠道路上与天边相接的地方。

注释

百万:形容数量极多。
精兵:精锐的士兵。
参差:错落不齐的样子。
渡:渡过。
辽:辽河。
如何:为什么。
白日:白天。
天骄:指英勇的民族或杰出的人物。
远树:远处的树木。
贼:敌人。
惊蓬:被风吹散的蓬草,比喻漂泊不定的人。
雕:猛禽,这里可能象征敌军。
凯歌:胜利的歌曲。
碛路:沙漠道路。
天遥:天边,远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战事的画面,充满了豪迈和激昂的情怀。"百万精兵动,参差便渡辽"一句,以宏大的气势展现出大军过河的壮观场景," 参差"形容军队列队行进的不规则状态,既表现了军队强大的战斗力,也隐含着对敌人的压迫和震慑。

接着的"如何好白日,亦照此天骄",诗人借助壮丽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英雄事业的自豪和向往。这里的"白日"指的是晴朗的太阳,是光明与正义的象征,而"此天"则是战场上的天空,这里的人物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共同歌颂战争的胜利。

"远树深疑贼,惊蓬迥似雕"一句,则描绘了边塞的荒凉和战斗前的紧张气氛。"远树"可能隐藏着敌人,而"惊蓬"则是草丛中的动物被惊扰,形象地描绘出战争即将爆发的紧迫感。

最后两句"凯歌何日唱,碛路共天遥"表达了对胜利的期待和对未来的憧憬。"凯歌"是胜利之后的欢歌,而"碛路"则是边塞的沙石路,这里用"共天遥"来形容路途的漫长,既有对战争胜利的渴望,也有对归期的无限延伸。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战争场面的描绘和对胜利的憧憬,展现了诗人对于边塞战事的豪迈情怀和英雄主义的情感。

收录诗词(738)

贯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姜。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所谓“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十六罗汉图》,为其代表作

  • 字:德隐
  • 籍贯: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
  • 生卒年:832~912

相关古诗词

四皓图

何人图四皓,如语话唠唠。

双鬓雪相似,是谁年最高。

溪苔连豹褥,仙酒污云袍。

想得忘秦日,伊余亦合逃。

形式: 五言律诗

对雪寄新定冯使君二首(其一)

仙掌空思归未能,焚香冥目对残灯。

岂知瑞雪千山合,空觉春寒半夜增。

翳月素云埋粉堞,堆巢孤鹤下金绳。

因思太守忧民切,吟对琼枝喜不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对雪寄新定冯使君二首(其二)

政化由来通上灵,丰年祥瑞满窗明。

气严坐久灯凝燄,片大更深屋作声。

飘掩烟霞何处去,欹斜杉竹向帘倾。

雪林中客虽无事,还有新诗半夜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归故林后寄二三知己

昨别楚江边,逡巡早数年。

诗虽清到后,人更瘦于前。

岸翠连乔岳,汀沙入坏田。

何时重一见,谈笑有茶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