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闾丘省干喜雨韵(其二)

铃斋坐啸不为颇,愁叹翻然变咏歌。

千里正忧无旧谷,一朝俄喜浃新禾。

云师蔽日如张帜,雨阵横空似拥戈。

我忝郡丞何所补,但将新句对松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在书斋中独自长啸,不再忧虑琐事,愁绪转而化为诗篇。
忧虑远方的百姓没有存粮,忽然间因新稻丰收而感到欢喜。
乌云密布遮天如同军旗招展,大雨倾盆犹如军队列阵持戈。
作为郡丞,我能做的微乎其微,只能以新作的诗句对着松树吟唱。

注释

铃斋:书斋,指读书或写作的地方。
颇:这里指琐碎之事或忧虑。
俄喜:忽然间欢喜。
浃:充满,这里指新稻丰收。
云师:比喻乌云,也象征战争。
雨阵:形容密集的大雨。
郡丞:古代地方官职,相当于现在的副县长或副区长。
补:此处指贡献或帮助。
新句:新创作的诗句。
哦:吟咏,此处指低声吟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芾的作品,名为《和闾丘省干喜雨韵(其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在自然界中寻找精神寄托的情景。

"铃斋坐啸不为颇,愁叹翻然变咏歌。"

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在静谧的书房中,面对着铃声,心中却充满了忧愁,不禁感慨万千,情绪起伏之下,转而吟咏出新的歌词。这段落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和复杂,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深刻体验。

"千里正忧无旧谷,一朝俄喜浃新禾。"

这一句描绘了一种由忧转喜的情感变化。千里之远,原本是忧虑无处安放,但转瞬之间,新的希望如同初生的禾苗一般萌发。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观察和他内心情感的波动。

"云师蔽日如张帜,雨阵横空似拥戈。"

这句通过生动的比喻,将云团团围绕着太阳,如同战场上张开的大旗;而倾盆大雨则如同密集的戈矛横扫天际。这两种强烈的自然景象,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之力的感受和敬畏。

"我忝郡丞何所补,但将新句对松哦。"

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的自谦之意,他觉得自己作为一个小官,能有何种贡献呢?但他仍然坚持着自己的诗歌创作,用新的诗句来与自然中的松树对话。这不仅反映了诗人对于个人才能的质疑,也表现了他对于文学创作的执着和热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和他对于文学创作的热忱。

收录诗词(1146)

吴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 字:明可
  • 号:湖山居士
  • 生卒年:1104—1183

相关古诗词

和闾丘省干喜雨韵(其一)

良田方苦莠骄骄,甘雨如何閟九霄。

贤守治声喧道路,圣君德泽播黎苗。

宁容赤地炎威炽,果见青天旱气消。

昨夜东皋已沾足,康衢满耳沸歌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和闾丘莘叟

此时狂敌合灰飞,致我天王下紫微。

士马生风增锐气,旌旗蔽日耀皇威。

愧无一策裨黄屋,滥逐千官扈赭衣。

智略如君宜有用,周行指日看来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和逐年九日阳字韵

天上恩来解郡章,人间那复是重阳。

老身已许归三径,佳节何妨醉百觞。

但有笑容生面目,更无閒事挠心肠。

旁人不信吾归去,今日真成返故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和郭教授立春除夜之作二首(其二)

意广才高困谤伤,又还客里换年光。

驱驰道路风霜苦,放荡江湖日月长。

纵未致身登凤阁,也应平步入鹓行。

胡为尚郁骞腾志,无地栖迟寄寺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