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宁远道中

云帆粳稻存遗岛,野戍烽烟断古城。

出塞始知山远大,入秋弥觉海澄清。

楼台何处蛟龙气,风雨空中草木声。

谁遣琵琶弄明月,醉余添得放歌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中秋时节在宁远道中的所见所感。首联"云帆粳稻存遗岛,野戍烽烟断古城",通过云帆和遗留在海岛的稻谷,以及荒废的烽火台,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与变迁,暗示着过往的繁华已逝。

颔联"出塞始知山远大,入秋弥觉海澄清",诗人通过出塞的体验,感受到山之辽阔与深远,同时秋天的到来使大海更加清澈,寓言人生的开阔与心境的澄明。

颈联"楼台何处蛟龙气,风雨空中草木声",运用蛟龙气概形容楼台的雄伟,风雨中草木之声则增添了自然的生动,营造出一种空旷而富有诗意的意境。

尾联"谁遣琵琶弄明月,醉余添得放歌行",以琵琶声和明月为背景,表达了诗人酒后的情感释放,流露出淡淡的哀愁与豪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中秋行旅为线索,通过自然景象和个人感受,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生和自然的独特感悟,具有浓厚的怀旧与哲理色彩。

收录诗词(26)

汤右曾(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履公往住香山寺

此心宿火拨寒灰,幡动铃鸣日几回。

雪里依然吴会别,梦中曾自洛阳来。

任飞白鹤先提锡,欲饭青猿已筑台。

师到诸天合欢喜,百千万亿阁门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上十八滩

星陨如雨不在天,化为怪石沧江边。

章川贡川不知数,抟沙撒菽谁使然。

一滩复一滩,一湾复一湾。

南来赣石三百里,恍在蜑风蛮雨间。

参错列齿齿,屈曲鸣潺潺。

争流喷薄冰雪涌,四面回合岩峦环。

爱此万古立积铁,涛波出没坚且顽。

有时娟娟弄秀色,仿佛明镜横烟鬟。

既廉以刿神所刓,不夷而险天真悭。

捎濆撇漩敢轻上,长年最能用力艰。

我昨青洲过落濑,白雨飞洒衣裳斑。

打鼓发船百丈牵,中流弱缆断蒯菅。

吾生微命如戏耳,鱼龙底用藏神奸。

明朝飞橹上天柱,沽酒一笑开心颜。

苦乐更迭无不便,江鸥沙鹭尔许闲。

他时放溜小艓子,看我倚棹乘风还。

虔州福地昔所传,道人天眼开禅关。

奇峰翠巘疑可到,待与猿狖相追攀。

花开四照天女莲,居士之竹密不删。

不须更载郁林石,即此便买愚公山。

形式: 古风

寄怀屈翁山客雁门(其一)

春日鸣仓庚,北雁整归翮。

故人在关外,三载犹作客。

平生论王霸,中具胆与识。

边地多苦寒,欲以鍊筋骨。

侧闻聘秦女,筐篚列圭璧。

好色而不淫,《国风》重有德。

所虑柔媚肠,恩爱渐相易。

一旦时势来,功业不得力。

天南隔万里,久矣无消息。

老亲望门闾,幼妹事絺绤。

愿言税归鞅,省觐聊促膝。

和风暖萱草,皎月理琴瑟。

形式: 古风

寄怀屈翁山客雁门(其二)

乘螭游不周,垠堮骋八荒。

在昔为灵均,君也今颉颃。

入秦纪山川,葱郁怀帝王。

想见登太华,天风吹衣裳。

三峰坠黄河,日月背后行。

瞻礼白帝宫,赋诗一百章。

英声流琴笙,古色当琥璜。

引手接天河,众星随低昂。

遥望赫运台,云气如牛羊。

矫首至再三,枉矢飞天狼。

感慨亦何为,宇宙原秕糠。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