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张穆所作的《白公堤吊五人墓》。诗中通过“激烈苟相感,捐躯未足论”表达了对五位烈士英勇牺牲精神的深切感慨与敬仰,同时也揭示了在生死面前,个人的牺牲并不足以衡量其价值的深刻哲理。接着,“从来有心汉,死不为殊恩”则进一步强调了那些为了正义和理想而献身的人,他们的死亡并非出于特殊恩赐,而是出于对国家、民族和人民的深情厚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对历史事件的追忆与悼念,更蕴含着对牺牲者高尚品质的赞美与对后世的启示:真正的英雄主义在于为信仰与正义而奋斗,即使面对死亡,也无怨无悔。诗中流露出的悲壮情感与深沉思考,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人性的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