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本均乞蒙泉稿

近闻甘子说,僧里有翛然。

诗学贯休体,心参马祖禅。

个中真有得,名下岂虚传。

索我蒙泉稿,因风寄此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最近听说甘子谈起,寺庙中有超脱之人。
他的诗歌学习贯休的风格,内心深悟马祖的禅理。
他在这门艺术中确实有所领悟,名声并非徒有虚名。
他请求我把蒙泉稿赠给他,借风带去这篇诗作。

注释

近闻:最近听说。
甘子: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
翛然:超脱、自由自在的样子。
诗学:学习诗歌。
贯休体:指唐代诗人贯休的诗歌风格。
心参:用心体会。
马祖禅:马祖道一的禅宗思想。
个中:其中。
真有得:真正有所收获。
名下:名声之下。
岂:难道。
索:请求。
蒙泉稿:可能指诗人的作品集。
因风:凭借风力。
寄此篇:传递这首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涛所作,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佛学和禅宗的深厚造诣。"近闻甘子说,僧里有翛然"一句表明诗人听闻甘子提及寺庙中有一位名叫翛然的高僧,这里的“甘子”可能是当时知名的佛学大师或是与佛法相关的人物。翛然之名,隐含着清净、超脱世俗的意境。

接着"诗学贯休体,心参马祖禅"则显示了这位僧人的文学造诣和深厚的禅修基础。“贯休”是唐代诗人骆宾王的字,表明翛然在诗歌上追随了骆宾王流畅自然的风格;“马祖禅”则指的是禅宗六代祖师马祖道一的禅法,这里暗示翛然不仅精通文学,更有深厚的禅定修为。

"个中真有得,名下岂虚传"这句强调了翛然在佛学上的成就绝非浪得,他的知名不是无根据的传言,而是有实实在在的修证和智慧。

最后两句"索我蒙泉稿,因风寄此篇"则表明诗人李涛曾向翛然请求过他的作品(蒙泉稿),并且因着一阵风,灵感所至,故而写下了这首诗以寄托心意。这里的“蒙泉”可能是翛然的别号或居所。

整首诗体现了李涛对佛学、禅宗以及文学的尊重与向往,同时也展示了他自己在诗歌创作上的造诣和感悟。

收录诗词(26)

李涛(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处士林亭

帝里高人宅,苍苔绕径深。

卷帘山入户,摘果鸟移林。

石沼养龟水,月台留客琴。

生涯一樽酒,名利不关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赠山翁

松萝深处住,闲野不生愁。

鸟语烟岚静,水声门户秋。

花间归洞路,山下钓鱼舟。

沐浴圣王化,自怜丝满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杂诗十首(其四)

深岩有老翁,庬眉须鬓雪。

夜半呼我名,授我微妙诀。

字画古籀样,体势讹复缺。

双眸忽烱烱,须臾竟披阅。

至今得其传,心会口难说。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杂诗十首(其三)

明主不弃士,我自志山林。

爵服岂无华,才疏力难任。

鸟向深山栖,鱼由深渊沉。

吾亦爱吾庐,高歌复微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