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三首(其三)

黄帝升天去不还,空留片石在人间。

千寻杳杳撑红日,倚云乔木羽林閒。

时人不信飞升路,辙迹龙髯竟可攀。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翻译

黄帝已经升天不再返回,只留下一块石头留在人间。
高耸入云的树木支撑着红日,林中仙鹤悠然自得。
世人不相信成仙的道路,却惊讶地发现能触摸到龙的足迹。

注释

黄帝:古代传说中的华夏始祖。
升天:道教中指修炼成仙后飞升至天界。
片石:象征黄帝留下的痕迹或纪念物。
杳杳:形容高远、深远。
撑:支撑。
倚云:高耸入云。
乔木:高大的树木。
羽林:古代皇家禁卫军,这里比喻仙鹤。
时人:当时的人们。
飞升路:成仙的道路。
辙迹:车轮或动物的足迹。
龙髯:龙的胡须,这里可能象征神秘或神圣的事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仙境的意境。黄帝,是中国上古时期的传说中的一位帝王,被后人尊为道教之祖,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和智慧。在这里,"黄帝升天去不还"则隐喻了对永恒和超脱尘世的向往。"空留片石在人间"则表达了一种物是人非、世事变迁的情感。

接下来的两句"千寻杳杳撑红日,倚云乔木羽林閒"描绘了一个仙境般的景象,其中"千寻杳杳"形容树木高大无比,"撑红日"则是太阳被巨木撑起的奇特场景,而"倚云乔木羽林閒"则表现了诗人对那种超凡脱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向往。

最后两句"时人不信飞升路,辙迹龙髯竟可攀"表达了当代人们对于追求仙道的不信任,但诗人却坚持认为通过修炼可以达到与神交流的地步。"辙迹龙髯"中的"辙迹"指的是古代圣贤留下的教诲和轨迹,而"龙髯"则是形容仙人的长须,象征着仙风道骨。

这首诗通过对黄帝升天的描写,以及对仙境景象的渴望,表达了诗人对于永恒与超脱尘世的深切向往。

收录诗词(17)

孙何(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诗三首(其二)

薜荔无因挂一毫,化工镌削亦应劳。

圭形直指明河落,桂影遥分涨海涛。

发地五千何足贵,去天三百未为高。

轩辕辙迹今犹在,斗上丹枕著羽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句(其四)

飞泉落翠巘,爽籁生寒空。

形式: 押[东]韵

句(其一)

谁如张璪工松石,拟裂鲛绡画作图。

形式: 押[虞]韵

句(其三)

美人与月正同色,客子折梅空断肠。

形式: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