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郾城示伯玉知几

三年两度过溵阳,鞍马红尘道路长。

花月不应知我老,溪山也解笑人忙。

朔风凛凛频惊坐,夜雨萧萧偶对床。

他日水南营葬地,愧无遗爱在桐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金代诗人刘从益所作的《再过郾城示伯玉知几》,通过诗人再次经过溵阳的所见所感,展现了他对人生、自然与友情的深刻思考。

首联“三年两度过溵阳,鞍马红尘道路长”,描绘了诗人多次经过溵阳的情景,以“鞍马红尘”形象地展示了旅途的劳顿与艰辛,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奔波与忙碌。

颔联“花月不应知我老,溪山也解笑人忙”,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花月、溪山以生命,它们似乎并不理解诗人的衰老,反而以笑声回应着人间的忙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慨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颈联“朔风凛凛频惊坐,夜雨萧萧偶对床”,通过描述寒冷的北风和淅沥的夜雨,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

尾联“他日水南营葬地,愧无遗爱在桐乡”,诗人预想自己未来的归宿,表达了对身后事的淡然态度,同时流露出对自己未能为桐乡留下更多善行的自责与遗憾。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文情怀。

收录诗词(35)

刘从益(金)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閒閒公梦归

眉间喜色几时黄,满贮羁愁著瘦肠。

万里乡关飞不到,十年岐路走空忙。

杯心蘸月松梢影,鼻观通风柏子香。

最爱南山旧山色,梦中相觅不相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题閒閒公梦归诗后用叔通韵

学道几人知道味,谋生底物是生涯。

庄周枕上非真蝶,乐广杯中亦假蛇。

身后功名半张纸,夜来鼓吹一池蛙。

梦间说梦重重梦,家外忘家处处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送仪提点西归

自断平生不问天,拂衣归去任吾年。

五侯鲭饱无多味,九老图成又一传。

回首京华瞻日远,放怀乡社得天全。

纶巾醉卧咸阳市,始信人间有散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再赓

人定端能坐胜天,刀圭有力制颓年。

道非出世头头是,丹不遗经口口传。

阴魄沉迷终鬼录,阳精飞鍊即神全。

三山缥缈谁能到,目下身安亦是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