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仪提点西归

自断平生不问天,拂衣归去任吾年。

五侯鲭饱无多味,九老图成又一传。

回首京华瞻日远,放怀乡社得天全。

纶巾醉卧咸阳市,始信人间有散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送仪提点西归》是金代诗人刘从益所作,通过诗中的内容,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人归隐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首句“自断平生不问天”,表达出诗人对个人命运的超脱态度,认为自己的一生无需向天询问,暗示了一种对世俗功名利禄的淡泊。接着“拂衣归去任吾年”则描绘了友人归隐山林的生活场景,充满了自由与洒脱的气息。

“五侯鲭饱无多味,九老图成又一传”两句,以夸张的手法,将友人的归隐生活描绘得既富有诗意又充满哲理。五侯鲭是一种美食,此处用来形容友人归隐后的饮食生活,虽饱食却无多味,暗示了归隐生活的简单与纯粹。九老图则是古代传说中九位长寿老人的画像,此处用以比喻友人归隐后的生活如同画中老人般悠然自得。

“回首京华瞻日远,放怀乡社得天全”两句,表达了对友人归隐生活的羡慕与向往。京华代表着繁华与忙碌的城市生活,而乡社则象征着宁静与和谐的乡村生活。友人能够远离尘嚣,回归自然,得到了心灵的完全满足。

最后,“纶巾醉卧咸阳市,始信人间有散仙”两句,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友人在归隐生活中自在逍遥的情景。纶巾是古代文士常戴的头饰,这里用来形容友人闲适自在的状态。咸阳市作为古代繁华之地,与友人归隐的宁静生活形成鲜明对比,但友人却能在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仿佛成为了人间的散仙,超脱于世俗之外。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归隐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35)

刘从益(金)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再赓

人定端能坐胜天,刀圭有力制颓年。

道非出世头头是,丹不遗经口口传。

阴魄沉迷终鬼录,阳精飞鍊即神全。

三山缥缈谁能到,目下身安亦是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次韵李公度

瓶有储粮鬓有丝,蹉跎岁晚坐书痴。

辋川画隐王摩诘,锦里诗穷杜拾遗。

应举尚陪新进士,主文半是旧相知。

春闱看决鱼龙阵,未必尖锥胜钝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题无尽藏

谁开天地秘密藏,今古人间用不穷。

眼尾摇光千丈月,耳根传响一溪风。

胜游赤壁文章在,高卧燕山气象同。

二老风流渺何许,后生犹可画图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三弟手植瓢材且有诗予亦戏作

为爱胡卢手自栽,弱条柔蔓渐萦回。

素花飘后初成实,碧荫浓时可数枚。

试问老禅藤缴去,何如游子杖挑来。

早知瓠落终无用,只合江湖养不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