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舟游览江河,途中偶一登岸,所见之景令人心旷神怡。首联“曲曲江流带峡湾,停舟聊尔一跻攀”以生动的语言勾勒出江水蜿蜒曲折,山峡间水流湍急的景象,诗人暂时停下舟船,踏上岸来,体验一番自然之美。颔联“水浮花片知仙路,风引猿声泣玉环”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神秘,水中漂浮的花瓣仿佛指引着通往仙境的道路,而风吹动猿猴的啼叫声,如同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颈联“瘴雾忽开山峡晓,禅扉深锁洞云閒”则展现了清晨时分,山中雾气散去,阳光照耀下的景象,以及深山中的禅院,门扉紧闭,云雾缭绕,显得格外宁静。尾联“登临顿觉多清兴,那得渔蓑去不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留恋,即使身着渔夫的蓑衣,也愿意在此地长久停留,不愿离去。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水间的自然风光,以及诗人内心对这份宁静与美的向往与沉醉,展现了明末文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