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吾巾不是不冠儒,曾被儒冠几误予。
铁砚不磨天地轴,毛锥难复帝王居。
当传卫霍无传秘,却著韩曹不著书。
堪笑苍生无眼力,不知豪杰在樵渔。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华岳的作品,名为《狱中责廷尉(其二)》。诗中的语言充满了强烈的抗争和自我辩护的情感。诗人通过对比自己与儒冠、铁砚、毛锥等物品的遭遇,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和不满。
"吾巾不是不冠儒,曾被儒冠几误予。" 这两句诗表明诗人并非不愿意接受儒家学说,但自己却多次因为这种学说而受到误解或冤枉。这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知识分子或有独立思想者的偏见和打压。
"铁砚不磨天地轴,毛锥难复帝王居。" 这两句诗借用铁砚和毛锥的坚硬来比喻自己坚守原则,不会轻易改变立场,正如铁砚无法磨损宇宙之轴、毛锥难以重建帝王旧居一样。
"当传卫霍无传秘,卻著韩曹不著书。" 这两句诗表达了对历史记载的失望和批判。卫霍是古代传说中的贤臣,其忠诚和智慧被后世传颂,但诗人却感慨于这些美好的品质并未成为秘密,无法为后人所学习。而韩曹则指的是历史上的著名文学家韩愈和曹操,他们的文章虽然流传后世,但诗人认为并没有真正记录下他们的智慧和才华。
"堪笑苍生无眼力,不知豪杰在樵渔。" 最后的两句则是对当时社会的批评,诗人感叹那些平凡之辈缺乏识别能力,不能认识到真正的英雄豪杰往往藏身于普通百姓之中,就如同樵夫(木工)和渔父(渔民)一般。
整首诗充满了对个人的才华、品格被误解和埋没的哀怨,以及对社会不公和历史失真的批判。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在困境中依然坚守自己理想和原则的情怀。
不详
南宋诗人。生卒年不详。因读书于贵池齐山翠微亭,自号翠微,武学生。苏师旦,下建宁(今福建建瓯)狱。韩侂胄诛,放还。嘉定十年(1217),登武科第一,为殿前司官属。密谋除去丞相史弥远,下临安狱,杖死东市。其诗豪纵,有《翠微北征录》
满目秋容拂画图,败荷衰柳接平芜。
西风刮地雁声落,寒月满天人影孤。
木耳有才持紫橐,楮皮无计换青蚨。
不知此去功名事,还许封彝见也无。
秋宇清如洗,秋宵分外长。
寒鸡鸣午夜,征雁唤重阳。
枫叶已全赤,菊花才半黄。
不知秋几许,试与问苏郎。
一瓮香醪一曲琴,得相寻处且相寻。
杯宽却怪青山小,坐久不知黄叶深。
当路星轺已钳口,异乡风物更关心。
何时系艇秋江上,醉卧芦花雪满襟。
片云如雨卷西风,绰尽遮阑眼力雄。
远水半连晴汉碧,暮霞全借夕阳红。
姓名未得联诸子,鬓发皤然已一翁。
欲识翠微诗外意,岂徒忧国愿年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