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林尚义出汎平海

十载优游老六韬,折冲樽俎重投醪。

匡时早画平蛮策,对垒还披上塞袍。

碣石风高戎马跃,惠阳烟锁野猿号。

男儿渴饮单于血,满目干戈莫惮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久经沙场的老将,其形象饱满,情感深沉。首联“十载优游老六韬,折冲樽俎重投醪”以“十载优游”描绘了老将的军旅生涯,虽历经岁月,却依然保持着从容不迫的态度。“老六韬”则暗示其对兵法的深厚造诣,“折冲樽俎”则展现了他在外交场合的卓越才能,而“重投醪”则表达了他回归战场的决心。

颔联“匡时早画平蛮策,对垒还披上塞袍”进一步刻画了老将的军事智慧和英勇精神。他早年便已策划平定边疆之乱,面对敌阵,仍能披甲上阵,显示了其勇猛与忠诚。

颈联“碣石风高戎马跃,惠阳烟锁野猿号”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战场的紧张氛围。碣石的高风、跃动的战马、惠阳的浓烟、哀号的野猿,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战争画面,既表现了战场的残酷,也体现了老将的豪情壮志。

尾联“男儿渴饮单于血,满目干戈莫惮劳”则是对老将英雄气概的直接抒发。他渴望在战场上浴血奋战,以身许国,即使面对满目的刀光剑影,也不畏惧辛劳。这一句不仅表达了对老将英勇无畏精神的赞美,也传递出一种为国捐躯、视死如归的崇高情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位老将丰富经历和高尚品格的描绘,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英雄主义的向往和颂扬,同时也蕴含着对国家安宁、民族尊严的深切关怀。

收录诗词(230)

张嗣纲(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怀大志,及长,闭户潜修,于经史外,更习《六韬》《三略》。明神宗万历十六年(一五八八)、二十二年(一五九四)、二十五年(一五九七)连中三榜武魁。按例,官拜新安南头参将,年八十有五而卒。有《戈馀诗草》二卷。事见民国《清远县志》卷一〇

  • 字:效忠
  • 籍贯:清远

相关古诗词

立秋前一日偕思耀弟过访宗吉宅赋莲房

绿荷衣尽欲经秋,露坠莲房玉井头。

日暖施肥香落砌,风清干直影当楼。

六郎在昔称浓艳,九子于今入品流。

最喜绿阴馀一日,金风梧叶莫飘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中表谢宗吉见示思白衣庵佳作因约再游次韵

白衣庵傍北城隈,闻道诸天宝刹开。

古木馀阴笼玉案,石泉流水泛莲杯。

文星向晚曾同聚,词客寻幽拟再来。

我欲追欢横槊赋,砚池应散雨花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寄大洪

少年屯牧海门西,望断天涯思欲迷。

稼穑已占时岁稔,梦魂多傍瘴岚飞。

幽窗忆汝惟敲句,驿路逢人问转期。

漫说归帆淹广海,芙蓉秋水不胜悲。

形式: 七言律诗

贺九十六岁老翁

听得东方朔寄声,蟠桃千树子初成。

西池有路开仙掌,南极无霞耀岁星。

白雪每闻斑舞戏,丹砂岂负赤松盟。

商山不久留芝径,乔梓名高重帝城。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