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商创作的《赋得射雉歌送杨协律表弟赴婚期》。诗中的意境优美,语言富有韵味,充分展现了古典文学的风范。
昔日才高容貌古,相敬如宾不相睹。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情谊关系,"昔日"指往昔之时,"才高容貌古"表达的是诗人对友人的赞美,而"相敬如宾不相睖"则表现了他们之间的尊重与礼节。
手奉蘋蘩喜盛门,心知礼义感君恩。
这里描述了送别时的隆重和内心的感激。"手奉蘋蘩"是古代婚礼中的一种习俗,即用纸钱或其他物品象征着吉祥如意;"喜盛门"表达了婚礼中的喜庆气氛;"心知礼义感君恩"则透露出诗人对友人的敬重之情。
三星照户春空尽,一树桃花竟不言。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日景象。"三星"指的是天上的星宿,"照户"形容夜晚星光灿烂;"春空尽"则是说春意盎然无处不在;"一树桃花竟不言"寓意于诗人对这美好景致的赞叹之情,无需多言。
结束车舆强游往,和风霁日东皋上。
这里写的是送别时的情形。"结束车舆"指的是婚礼队伍的结束;"强游往"表达了送别的人群依依不舍;"和风霁日东皋上"则描绘了一种春天温暖晴朗的气候。
鸾凤参差陌上行,麦苗萦陇雉初鸣。
这两句继续描写了送别途中的景象。"鸾凤参差陌上行"形容的是路上的车马错落有致,如同传说中神鸟鸾凤的排列;"麦苗萦陇雉初鸣"则是对春天麦田初放新绿,鸟儿初次啼鸣的生动描绘。
修容尽饰将何益,极虑呈材欲导情。
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于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的友人的美好祝愿。"修容尽饰"指的是女子装扮打扮;"将何益"询问这样做的意义何在;"极虑呈材欲导情"则是诗人希望通过这样的装扮来传递内心的情感。
六艺从师得机要,百发穿杨含绝妙。
这两句表达了对于学习和技艺追求的赞美。"六艺"指的是古代教育中的六种基本技能;"从师得机要"意味着通过老师的指导掌握关键技术;"百发穿杨含绝妙"则是形容箭法高超,每一箭都能射中目标。
白羽风驰碎锦毛,青娥怨处嫣然笑。
这里描写的是婚礼中的喜庆场面。"白羽风驰碎锦毛"可能是指着装饰用的羽毛或其他装饰物品随风飘扬;"青娥怨处嫣然笑"则形容新娘的神态,既有不满之情,又带着温柔的笑意。
杨生词赋比潘郎,不似前贤貌不扬。
诗人在这里赞美友人的文学才华。"杨生"指的是被送别的人;"词赋比潘郎"表明其文学造诣超过了著名的文人潘岳;"不似前贤貌不扬"则是说友人不同于那些虽有德行但未能广为人知的前辈。
听调琴弄能和室,更解弯弧足自防。
这两句写的是诗人对音乐与技艺的欣赏。"听调琴弄"指的是聆听并品味乐曲;"能和室"则是说在一个和谐的空间里演奏;"更解弯弧足自防"表达了对于弓箭使用的精通与警觉。
秋深为尔持圆扇,莫忘鲁连飞一箭。
诗中最后两句充满了对友人的关怀和期望。"秋深"指的是深秋时节;"为尔持圆扇"可能是指在凉爽的天气里给予友人一把可以遮阳挡风的扇子;"莫忘鲁连飞一箭"则是在告诫友人不要忘记历史上的英雄事迹,鲁连是春秋时期的射手,以其精湛的射术著称。
这首诗通过送别婚嫁的场景,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