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应之出城

路穿槐柳绕山斜,长夏村墟对物华。

青玉一寻披箨竹,绛缯千片剪榴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翻译

道路穿过槐树柳林蜿蜒绕过山丘,漫长的夏日里村庄对着万物繁华。
青翠的玉色竹子剥开外壳一片片,深红的石榴花如同千片绸缎被剪裁。

注释

路:道路。
穿:穿过。
槐柳:槐树和柳树。
绕:环绕。
山斜:山势倾斜。
长夏:漫长的夏季。
村墟:乡村。
对:面对。
物华:自然界的美丽景物。
青玉:青翠如玉的。
一寻:一丈或一尺(古代长度单位)。
披箨竹:刚破壳的竹子。
绛缯:深红色的丝织品,这里比喻石榴花。
千片:形容数量多。
剪榴花:剪裁出石榴花的形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郊游图景,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在大自然中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追求。

"路穿槐柳绕山斜"一句,以“槐”、“柳”点明季节,春天万物复苏之时,道路两旁的槐树与柳树交织而成,随着山势蜿蜒曲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生动的画面。"长夏村墟对物华"则进一步描绘了乡村景色,"长夏"意指春末夏初,天气温暖,万物繁盛之时,而“村墟”和“物华”共同烘托出一个宁静、美好的农村生活场景。

接下来的两句则是对细节的刻画。"青玉一寻披箨竹"中的“青玉”形容竹子的颜色,既有竹子清新脱俗之感,又有青玉般坚硬且贵重之象;"绛缯千片剪榴花"中,“绛缯”可理解为精美的丝线,用来比喻春日里细小、繁多而又精致的花瓣,"剪榴花"则表明诗人对这些花瓣的珍视和艺术加工。

总体看来,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以及他在生活中的艺术追求。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和李二秀才

羡君年少盛游春,顾我无聊似厄陈。

东市车牛泥到领,不劳举袂障京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和苏适春雪八首(其八)

寒窗冻坐成何事,趣唤红妆遣暖寒。

却把吟肠盛美酒,更令柔指拨清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和苏适春雪八首(其七)

山中景物最幽奇,祇欠夫君为赋诗。

长忆东风吹女几,琼瑶交贯碧琉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和苏适春雪八首(其六)

偏憎游骑香蹄污,最称佳人素手团。

方丈老翁容膝外,出门四顾尽漫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