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太白楼和稚存》由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通过丰富的想象与深沉的情感,描绘了一幅历史与现实交织的画面。
首句“骑鲸客去今有楼”,以“骑鲸客”比喻逝去的历史人物,暗示太白楼见证了无数文人墨客的过往。接着“酒魂诗魂楼上头”,将太白楼赋予了灵魂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人的敬仰之情。接下来,“阑干平落一江水,尽可与君消古忧”,描绘了太白楼俯瞰长江的壮丽景象,寓意着可以借酒消愁,抚慰历史的伤痛。
“君将掉头入东海,我亦散发凌沧洲”,诗人与友人相约,各自追求心中的理想与自由,无论是入海还是登洲,都展现了对自由与理想的向往。然而,“问何以故居不适,才人自来多失职”,诗人反思为何古代的才子们在现实生活中往往遭遇挫折,流露出对历史命运的感慨。
“几今谁是青莲才,当时诘屈几穷哉”,提到李白(青莲居士)的才华与命运的对比,表达了对古代文人命运多舛的同情。最后,“暮投宗族得死所,孤坟三尺埋蒿莱”,描述了李白最终孤独地葬身于荒野,体现了对历史英雄命运的哀叹。
“吁嗟我辈今何为,亦知千古同一坏”,诗人发出对当代人命运的疑问,并意识到古今文人皆逃不过命运的安排,流露出一种无奈与悲凉。最后,“酒酣月出风起壑,浩浩吹得长襟开”,在月光与清风中,诗人的心胸得以开阔,情感得到了释放,表达了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思考与个人情感的抒发。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生、自由与理想的思考,以及对古代文人命运的同情与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