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游遍西南转法轮,归来挂锡旧溪滨。
师心皎皎潭中月,世俗悠悠几上尘。
白雪眉毫俱晚暮,碧云章句独清新。
近来素壁皆图像,如满联成七老人。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宋球所作,题为《拙诗奉赠富乐山海公禅师》。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对佛法和禅师崇敬之情的诗句。我们来逐行解读其深意:
这里,“游遍西南”指的是禅师在西南地区弘扬佛法,无论是山野还是城市,都不辞辛劳地传播佛教的智慧。"转法轮"则是佛教术语,意指宣讲和实践佛法,让人们得到解脱。诗人提到“归来挂锡”,“挂锡”通常意味着隐居或退隐,这里可能暗示禅师在游历后回到了一处静谧的山林之中,准备进一步修行。“旧溪滨”则是指禅师归来的地点,是一片安宁、自然之地。
"师心皎皎"形容禅师的心境清澈而明亮,宛如潭水中的明月。这里的“潭中月”既可以比喻禅师内心的光明,也可以理解为在静谧的自然环境中观察内心的过程。而"世俗悠悠几上尘"则是指世间纷扰复杂,人们的心灵常被尘封,无法达到禅师那样的清净境界。
这里“白雪眉毫”可能是形容禅师的修为或是其面貌上的神采,比喻为像白雪一样纯洁。"碧云章句"则指的是佛法的经文,如同碧云一般清新脱俗,给人以清凉和净化之感。
这两句诗描绘了禅师在山中修行的生活。"近来素壁皆图像"可能是指禅师居住的地方,墙壁上都有佛教图像或是禅宗祖师的画像,这些都是对禅师心灵上的寄托和追求。而“如满联成七老人”则可能是在形容禅师与其他修行者在山中共同修炼的情景,宛如古时七位高僧共同修行的传说。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和对佛法的崇敬,展现了诗人对于禅宗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禅师所达到的精神境界的赞美。
不详
玉华山来自何处,巉巉拔立陵紫烟。
上有干云切霄之苍松,下有迸崖漱壑之清泉。
长河西来齧山足,燐火白日明峰巅。
浮岚暖翠入窗户,六月殿阁风泠然。
我来岂暇吊古迹,俛仰但喜遗嚣喧。
心魂澄澈耳目醒,如脱世故游神仙。
平明却入俗尘去,回首烟萝羞满颜。
一径入云壑,游人高下行。
绿萝垂绀幰,屏壁削层城。
山气蒸衣湿,松风洒面清。
野僧遗万事,饱听石泉声。
南风六月吐梅花,奇绝西昌孝子家。
一点落英千古月,夜来啼杀后栖鸦。
方寸中涵一太虚,操存须用养工夫。
莹然镜净无纤翳,一性融明万理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