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其二)为洛滨横山作

飞观横空,众山绕甸,江面相照。

曲槛披风,虚檐挂月,据尽登临要。

有时巾屦,访公良夜,坐我半天林杪。

揽浮丘、飘飘衣袂,相与似游蓬岛。

主人胜度,文章英妙,合住北扉西沼。

何事十年,风洒露沐,不厌江山好。

曲屏端有,吹箫人在,同倚暮云清晓。

乘除了、人间宠辱,付之一笑。

形式: 词牌: 永遇乐

翻译

高阁凌空而立,群山环绕其下,江水映照其面。
弯曲的栏杆在风中摇曳,虚悬的屋檐挂着明月,这里是登高望远的理想之地。
有时在宁静的夜晚,我穿着简单的衣物拜访您,坐在半山林梢,仿佛置身仙境。
我们一起挽着仙人般的衣袖,仿佛在蓬莱仙岛上漫游。
主人的修养超凡,文章才情出众,理应居住在这北边的门和西边的池塘旁。
为何十年来,即使风雨交加,也不厌倦这如画江山。
在那弯曲的屏风后,有人正在吹箫,我们一同倚靠在傍晚和清晨的清云之下。
抛开尘世的荣辱,一切付之一笑。

注释

飞观:高阁。
甸:平原。
巾屦:简单的衣物。
浮丘:传说中的仙人。
蓬岛:蓬莱仙岛。
北扉:北门。
西沼:西边的池塘。
风洒露沐:风雨交加。
暮云清晓:傍晚和清晨。
人间宠辱:尘世的荣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田园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述,抒发了自己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情怀。飞观横空,众山绕甸,江面相照,一开篇就展现出一派宏伟壮丽的山川之势,诗人的视野开阔,仿佛置身于高远的飞观之中,俯瞰众山与江水的辉映。

曲槛披风,虚檐挂月,据尽登临要,这几句则描写了诗人在自然中的所见所感,曲折的栏杆随风摇曳,屋檐下挂着洁白的明月,诗人依倚在山间的险要之处,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赋予的一切。

有时巾屦,访公良夜,坐我半天林杪。揽浮丘、飘飘衣袂,相与似游蓬岛。这部分诗句流露出诗人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他不愿束缚于世俗之中,而是选择在月黑风高的良夜里探访友人,与之同坐林间的小屋,穿着飘逸的衣袂,仿佛与友人一同游历在蓬莱仙岛一般。

主人胜度,文章英妙,合住北扉西沼。何事十年,风洒露沐,不厌江山好。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主人的赞赏,以及自己对文学的追求和热爱。十年的时光流转,风雨兼程,但诗人依旧不离不弃,对于江山的喜爱之情如故。

曲屏端有,吹箫人在,同倚暮云清晓。这最后一段,描绘了一个宁静的景象,有着曲折的屏风,隐约中传来箫声,诗人与友人共同倚坐于暮色中的云间,享受着清晨的宁静。

乘除了、人间宠辱,付之一笑。这句则是诗人的超脱之志,无论世俗的荣辱,他都能以一笑置之,显示出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422)

张元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 字:仲宗
  • 号:芦川居士
  • 籍贯:真隐山
  • 生卒年:1091年—约1161年

相关古诗词

生查子

天生几种香,风味因花见。

旖旎透香肌,仿佛飞花片。

雨润惜馀熏,烟断犹相恋。

不似薄情人,浓淡分深浅。

形式: 词牌: 生查子

石州慢(其一)

寒水依痕,春意渐回,沙际烟阔。溪梅晴照生香,冷蕊数枝争发。天涯旧恨,试看几许消魂,长亭门外山重叠。不尽眼中青,是愁来时节。

情切。画楼深闭,想见东风,暗销肌雪。辜负枕前云雨,尊前花月。心期切处,更有多少凄凉,殷勤留与归时说。到得却相逢,恰经年离别。

形式: 词牌: 石州慢

石州慢(其二)己酉秋,吴兴舟中作

雨急云飞,惊散暮鸦,微弄凉月。谁家疏柳低迷,几点流萤明灭。夜帆风驶,满湖烟水苍茫,菰蒲零乱秋声咽。梦断酒醒时,倚危樯清绝。

心折。长庚光怒,群盗纵横,逆胡猖獗。欲挽天河,一洗中原膏血。两宫何处,塞垣祗隔长江,唾壶空击悲歌缺。万里想龙沙,泣孤臣吴越。

形式: 词牌: 石州慢

好事近(其二)

梅润乍晴天,帘卷画堂风月。

珠翠共迷香雾,是长年时节。

瑶池清夜宴群仙,鸾笙未吹彻。

西母醉中微笑,看蟠桃初结。

形式: 词牌: 好事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