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霞洞

万色无如叠翠何,何僧镌像屹嵯峨。

山屏晴掩牌门杳,风钥阴封梵屋多。

象落鼻形悬洞右,佛垂手迹寄岩阿。

灯辉金碧琉璃碗,暗掩僧房络薜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世上所有色彩都比不上层层叠翠的美,哪位高僧在这里雕刻佛像,显得雄伟峻峭。
晴天时,山峰如屏风般遮住了寺门的牌匾,显得幽深;而在阴雨时,风声似乎锁住了佛殿的门窗。
巨大的佛像鼻子下垂,悬挂在洞穴右侧,佛的手印则留在岩壁上,仿佛传递着佛法。
金色和碧绿的灯光照在犹如琉璃碗般的宝物上,照亮了僧房,而藤蔓缠绕在四周,更显静谧。

注释

叠翠:层层翠绿的山色。
镌像:雕刻佛像。
屹嵯峨:高大峻峭。
牌门:寺门的牌匾。
梵屋:佛寺的房屋。
鼻形:佛像的鼻子形状。
手迹:佛的手印。
络薜萝:藤蔓缠绕。

鉴赏

这首诗名为《烟霞洞》,是宋代诗人董嗣杲的作品。诗中描绘了一幅深山古洞的幽静景象,展现了佛教寺庙的独特风貌。首句“万色无如叠翠何”,以赞美洞口翠绿的山色,突出其自然之美。接下来,“何僧镌像屹嵯峨”点出洞内有僧人雕像,高大威严,增添了历史与文化的厚重感。

“山屏晴掩牌门杳,风钥阴封梵屋多”两句,通过“晴掩”和“阴封”的对比,描绘了洞内外光线的变化,暗示了神秘与宁静的氛围。接着,“象落鼻形悬洞右,佛垂手迹寄岩阿”细致描绘了洞内的佛像细节,形象生动,仿佛能感受到佛像的庄严与慈祥。

最后两句“灯辉金碧琉璃碗,暗掩僧房络薜萝”,以灯光照亮金碧辉煌的佛像,与藤蔓缠绕的僧房形成对比,既显出修行生活的清寂,又透露出一丝人间烟火气。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营造出烟霞洞的深邃与禅意,给人以视觉与心灵的享受。

收录诗词(682)

董嗣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瓶蕉花

鹅项窑壶插翠干,就中琼卉袅清寒。

暑天流影澄方沼,尘眼迷丛倚曲栏。

几叶但知静尾掉,数蕤易觉粉香残。

西风枝上无多雨,留傍花台当画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留兴国宫怀城中友人

拜章坛下桂花清,客子看山眼更醒。

万竹梳风凉透碧,乱峰收雨晓争青。

城中佳客还相忆,月下幽泉政好听。

谁肯结茅邻远社,白家犹有旧池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留江城

灌城眠食叹羁身,凭晓偏惊索镜心。

南纪山川秋望远,西湖风月夜怀深。

功名鬼妒投机罕,诗酒天嗔绝侣寻。

陈迹自应迟料事,断鸿信杳况云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留江城将还富池

吟断悲秋字,愁归饯腊筵。

天荒鹏路绝,水落雁汀悬。

白羽沈邮箭,沧江负钓船。

投閒须有日,处顺且添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