荅元美喜于鳞被召见寄(其一)

十年君所见,已分老蓬蒿。

安得浮名在,将无执事劳。

海鸥群自下,天马步元高。

五柳还须种,徵君不姓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答元美喜于鳞被召见寄(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元美被朝廷召见的喜悦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境遇的感慨。

首句“十年君所见”,点明了时间跨度之长,暗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接着“已分老蓬蒿”一句,运用了比喻手法,以“老蓬蒿”象征岁月的流逝和自身的衰老,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年华老去的感慨。

“安得浮名在,将无执事劳。”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名誉地位的淡泊态度,以及对忙碌官场生活的厌倦。诗人希望能够在远离尘嚣的地方,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而不是被世俗的名利所累。

“海鸥群自下,天马步元高。”这里使用了海鸥与天马的对比,海鸥象征着自由自在、随遇而安的生活状态,而天马则代表着追求高远、不拘一格的精神境界。这两句既是对友人被召见的祝贺,也是对自己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

最后,“五柳还须种,徵君不姓陶。”引用了陶渊明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像陶渊明一样,过着隐居田园、自给自足的生活。其中“五柳”指的是陶渊明的住所,而“徵君”则是对陶渊明的尊称。通过这一联,诗人不仅表达了对陶渊明生活方式的向往,也暗含了对当前社会现实的不满和逃避之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个人理想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荅元美喜于鳞被召见寄(其二)

那堪成僻性,非不爱明时。

白发终怜我,青山好属谁。

连城高一抱,流水妙相知。

君自墙东客,行藏岂更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过吕梁

十年称病客,系楫在楼船。

澌下波方溜,风鸣水正悬。

青山高卧里,白发壮游前。

起色聊相假,终惭傲吏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宦情(其一)

初服终能事,徐生已自违。

浮云知失计,沤鸟见忘机。

越酒经春老,江鱼入夏肥。

他乡如不病,一任宦情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宦情(其二)

我辈诚何意,于今自解难。

累宁知众嫭,侬已罢新欢。

白雪狂歌尽,青云病疏看。

江湖终日在,一任宦情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