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雨

一春苦淋漓,既晴差自喜。

四郊遽如壑,晴日共能几。

人言山雨骤,每点大如指。

新秧过半空,农泣向妻子。

今年种如金,典质到衣被。

忍饥事犁锄,岂料今乃尔。

一饱强营营,天公难指拟。

先淫后必涸,我虑非止此。

可奈漫空云,如墨来未已。

长宵攲枕听,揽衣四五起。

滴碎愁人心,不滴愁人耳。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名为《苦雨》,是宋代诗人林希逸所作。诗中描绘了春天连绵不断的雨水给农民带来的苦难和困扰。

首句“一春苦淋漓”直接点明了季节与天气状况,春天本应是生机勃勃的季节,却因雨水过多而显得苦涩。接着,“既晴差自喜”,在短暂的晴天之后,人们虽然感到些许欣慰,但紧接着的却是“四郊遽如壑,晴日共能几”的景象,四面八方都如同深谷一般,晴天的时间极其短暂。

“人言山雨骤,每点大如指”描述了山间突然降下的暴雨,雨点之大仿佛手指般大小,形象生动。接下来,“新秧过半空,农泣向妻子”则展现了农民面对农作物生长受阻的无奈与痛苦,他们的眼泪不仅流给了妻子,也反映了对未来的担忧。

“今年种如金,典质到衣被”说明了农民为了种植作物,不惜抵押衣物等生活必需品,体现了他们对丰收的渴望与付出的巨大代价。然而,“忍饥事犁锄,岂料今乃尔”表达了农民在辛勤劳作的同时,却遭遇了如此恶劣的天气,无法实现期望的收成。

“一饱强营营,天公难指拟”反映了农民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努力劳作,但上天似乎难以预料他们的艰辛。最后,“先淫后必涸,我虑非止此”预示着这场雨虽暂时缓解了干旱,但未来可能还会有更大的困难等待着他们。

“可奈漫空云,如墨来未已”形容天空乌云密布,仿佛墨水倾倒,暗示着雨势并未停止。诗人夜不能寐,多次起身倾听雨声,“长宵攲枕听,揽衣四五起”表达了他对这场雨的深深忧虑。

“滴碎愁人心,不滴愁人耳”则是对雨声的比喻,它仿佛将人们的愁绪滴碎,却并未滴落在他们的心上,形象地表现了雨声虽大,却未能真正化解人们内心的忧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农民在恶劣天气下所面临的困境与挣扎,以及他们对丰收的渴望与无奈。林希逸以深情的笔触,表达了对农民生活的同情与关注,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环境中的某些问题。

收录诗词(809)

林希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太平莲者草花也本如藤蔓好事者结竹而植之其花大如当三钱四围先绽中有一萼如初出水莲最后方拆想以此得名一花可十许日邻人馈以一盆亦自可爱推其所以名者戏述一首

柔条细叶绿层层,盘结何工岂易然。

绕竹似藤浑似草,开花如菊却名莲。

知渠耐看令人喜,入我新吟与世传。

性分本同无细大,休誇太乙叶为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记事

清晓奴传事异常,白浮碧瓦遍银床。

正愁炎夏多淫雨,那更阳秋记陨霜。

我为太和思保合,谁知小雅赋忧伤。

中朝定有更生疏,野老空添雪鬓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送三文书院陈上舍入京

翁季能贤有月评,频年相与愧深情。

三文书舍新求友,六馆英流喜得兄。

秋赋屡曾飞祢墨,夜寒未肯舍韩檠。

殷勤拭目看双凤,同向龙飞榜策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三文主席刘兄翼运相别

百尺刘墙未易窥,笔无尽思信瑰奇。

早闻大字书毡墨,肯为三文坐虎皮。

注脚根株谈未了,状头名第久相期。

锦衣归后如相访,却要重论芣苢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