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张白一道人

颇学梅公隐,都忘尘市心。

白云随杖远,红叶住山深。

放鹤夜归洞,种桃春满林。

祇应松下月,长照北堂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道人追求隐逸生活的场景,充满了自然与超脱的意境。首句“颇学梅公隐”,借梅花的高洁象征道人的志趣,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接着“都忘尘市心”一句,直接点明了道人摒弃世俗杂念的决心,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

“白云随杖远,红叶住山深。”这两句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道人行走在山间,白云相伴,红叶点缀,营造出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暗示了道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

“放鹤夜归洞,种桃春满林。”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道人的生活细节,放飞的鹤在夜晚归巢,象征着自由与回归;春天里桃树满林,不仅增添了生机,也寓意着道人内心世界的美好与丰盈。这些细节描写,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也深化了主题,表现了道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以及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最后,“祇应松下月,长照北堂阴。”以松下的月光作为结尾,既是对前文自然景象的呼应,也是对道人内心世界的一种象征。月光如水,静静地照耀着,暗示了道人生活的宁静与永恒,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道人超然物外、心灵纯净生活的赞美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道人隐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心灵之静的和谐统一,表达了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崇高理想。

收录诗词(1344)

李之世(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梁起先游飞来兼讯高斗仲朱惟四曾文卿

猿声啼不尽,霜叶点行舟。

地有飞泉胜,山传古寺留。

玄心寄独往,幻迹恣冥搜。

倘遇清音侣,酣歌月满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慰羽甫家兄失磬拈得四支韵

清斋閒寂寂,韵友亦何之。

去住同为幻,声闻此暂离。

转经残月后,对客罢谈时。

翻觉无长物,沈冥或在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羽甫兄得还旧磬赋此志喜

孤磬忽云远,迢迢抱韵归。

摩挲今再觌,清寂幸相依。

灯影摇松月,窗光启曙晖。

主人心似水,来去本忘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送匡云上人归庐山

匡山禅诵处,三叠流泉飞。

花雨飘空梵,晨钟滴翠微。

一筇今独往,五岭送将归。

休说还山好,孤云无是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