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芳讯

冶城暮。见衰草连波,晚花萦雾。

指垂杨深岸,重寻六朝路。

书生莫问兴亡事,冷笑兰成赋。

只当年,璧月琼枝,竟归何处。休觅欢游侣。

怅故苑荒凉,怨歌愁舞。断粉零香,都逐寒潮去。

画船不向秦淮泊,寂寞空烟浦。

最伤心,桃叶渡头秋雨。

形式: 词牌: 探芳信

鉴赏

此诗《探芳讯》由清代诗人史承谦所作,描绘了一幅晚景凄凉、历史沧桑的画面。开篇“冶城暮”三字便奠定了全诗悲凉的基调,随后以“见衰草连波,晚花萦雾”渲染出一幅萧瑟的景象,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与世事的变迁。

“指垂杨深岸,重寻六朝路”,诗人通过寻找往昔繁华的痕迹,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与感慨。接下来,“书生莫问兴亡事,冷笑兰成赋”一句,借书生之口,表达了对历史兴衰无常的无奈与淡然,同时也暗含了对自身命运的反思。

“只当年,璧月琼枝,竟归何处”四句,诗人将目光投向往昔的辉煌,却只能感叹那些美好的事物如今已不知所终,充满了对逝去时光的惋惜与怀念。

“休觅欢游侣。怅故苑荒凉,怨歌愁舞”则进一步描绘了昔日繁华不再,只剩下荒凉与哀愁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

最后,“断粉零香,都逐寒潮去。画船不向秦淮泊,寂寞空烟浦”几句,通过自然界的景象变化,象征着历史的变迁与人事的消逝,而“最伤心,桃叶渡头秋雨”则以桃叶渡头的秋雨作为收尾,强化了全诗的哀伤氛围,让人不禁为历史的无情与人生的短暂而感伤。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

收录诗词(223)

史承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台城路四首(其一)

江南五月寒如许,惊心又移芳序。

梅子初黄,冰荷渐展,倦客谁题纨素。薰笼频贮。

但镇日、惟消水沉烟缕。

重试春衣,如今那是旧情绪。莺声尚留深树。

笑耽诗殢酒,懒寻青羽。

润遍红绢,香消珠络,转忆萧娘眉妩。层楼凝伫。

挨不到黄昏,便添凄楚。暮霭沉沉,远天都是雨。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台城路四首(其四)同玉函饮南楼时伊将有海上之行即和其韵

碧云一抹斜阳外,楼头尚余秋意。

拄颊微吟,垂帘静坐,领略乾坤清气。壮怀难已。

只猿鹤多情,莼鲈饶味。

是处勾留,溪山总在画图里。

相逢且谋一醉,笑投书北阙,久知非计。

淡淡芦花,垂垂菊蕊,为问同心有几?商歌漫倚。

又风紧林梢,月生眉际。城上乌啼,酒阑离绪起。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满庭芳五首(其五)

灯影分红,帘痕映翠,朝来独倚雕阑。

诗慵酒懒,谁与慰愁颜。

晴色渐苏梅柳,风和雪、忽又阑珊。

春情远,千回万转,才肯到人间。

斑斑听细雨,寒威未减,闷掩重关。

叹鬓丝如许,那禁摧残。

屈指踏青挑菜,西园路,盼断双弯。

怕伊也,生生憔悴,依旧锁眉山。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解佩令二首(其一)登大别山

澄江如练,碧峰孤拥。指晴川、片帆催送。

转眼春归,奈客里,登临谁共。踏残芳,玉鞭飞鞚。

东连彭蠡,斜通蟠家。古山川、楚天遥控。

落日鱼龙,唤长笛、一声吹动。恨茫茫,北云南梦。

形式: 词牌: 解佩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