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满庭芳》是清代诗人史承谦所作,描绘了深秋或初冬时节,一位孤独女子在室内透过窗户观察外界景象的情景,表达了她内心的愁绪与对春天的期待。
开篇“灯影分红,帘痕映翠”,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室内灯光与窗帘交织出的光影效果,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接着,“朝来独倚雕阑”一句,点明了主人公独自站立于雕花栏杆旁,面对着外面的世界,内心充满孤独与寂寞。
“诗慵酒懒,谁与慰愁颜”,进一步揭示了主人公的情感状态——她既无心吟诗,也失去了饮酒消愁的兴趣,暗示了她内心的极度哀愁。接下来,“晴色渐苏梅柳,风和雪、忽又阑珊”描绘了天气由晴转阴,梅柳似乎在风雪中逐渐凋零,这既是自然界的景象,也是主人公心境的写照。
“春情远,千回万转,才肯到人间”,表达了主人公对春天的渴望,但又担心春天的到来会带来更多的离愁别绪。她的心思如同春情一般,反复辗转,难以安定。
“斑斑听细雨,寒威未减,闷掩重关”,通过听雨声、感受寒冷,以及紧闭门窗的动作,进一步强化了主人公内心的压抑与封闭感。她似乎在逃避现实,却又无法摆脱内心的愁苦。
“叹鬓丝如许,那禁摧残”,感叹自己年华已逝,岁月无情,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哀伤。“屈指踏青挑菜,西园路,盼断双弯”,表达了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再次体验春天活动的渴望,但这种愿望似乎遥不可及。
最后,“怕伊也,生生憔悴,依旧锁眉山”,表达了对未来的担忧,害怕自己会因为长时间的愁苦而日渐憔悴,甚至担心自己的眉头会像山一样永远紧锁,形象地描绘了主人公内心的沉重与无助。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主人公复杂而深刻的情感世界,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