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口占》,作者是清代诗人程畹。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世间纷扰的淡然态度和内心的孤寂。首句"于世真无补"揭示了诗人认为自己的存在对世间并无实际作用,有一种超脱世俗的感慨。"飘零赘此身"进一步强调自己如浮萍般漂泊不定,感到自身的多余。
接下来的"自然消意气,何处著经纶",诗人表达出对功名利禄的看淡,意气消磨,不再追求世俗的谋划和成就。"有梦翻愁夜",夜晚的梦境反而增添了诗人的愁绪,而"无花懒过春"则流露出对春天美景的漠然,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消极与落寞。
最后两句"对人常默默,龙性亦能驯",诗人以龙自比,表示即使本性桀骜不驯,但在现实生活中却选择沉默寡言,甘于低调。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深沉内敛的性格和对世事的超脱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