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梅

跨蹇寻芳带雪晴,几番溪驿又山程。

可怜岁晚心偏苦,忽见春风眼倍明。

浅涧石边留野趣,矮篱竹外托幽情。

繁华满地凋零尽,难写夷齐一种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踏雪寻花在艰难的旅程中,一次次经过溪边驿站和山路。
在这年终时节心情特别苦涩,忽然间见到春风眼睛更加明亮。
在浅浅的山涧石旁流露出自然的情趣,矮小的篱笆外竹林寄托着幽深的情感。
满地的繁华都已经凋零殆尽,难以描绘伯夷、叔齐那样的高洁清廉。

注释

跨蹇:艰难。
寻芳:寻找美丽的花草。
带雪晴:踏着积雪的晴天。
可怜:令人怜悯或感慨。
岁晚:年底。
心偏苦:心情格外苦涩。
忽见:突然看见。
春风眼倍明:春风让眼睛更加明亮。
浅涧:浅浅的山涧。
石边:石头旁边。
留野趣:保留着自然的乐趣。
矮篱:矮小的篱笆。
竹外:竹林之外。
托幽情:寄托着幽深的情感。
繁华:繁盛的景象。
凋零:凋谢。
夷齐:指伯夷、叔齐,古代的贤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行海所作的《咏梅》,诗人以梅花为题,通过描绘踏雪寻梅的场景,展现了梅花在寒冬中独自绽放的坚韧与高洁。首句“跨蹇寻芳带雪晴”描绘了诗人艰难跋涉,只为一睹梅花的风采,即使天气寒冷,雪后初晴也未能阻其前行。次句“几番溪驿又山程”进一步强调了寻找梅花的艰辛过程。

“可怜岁晚心偏苦”表达了诗人对梅花在岁末时节依然傲霜斗雪的敬佩,同时也暗含了自己内心的苦闷。然而,“忽见春风眼倍明”一句,当诗人终于见到梅花,仿佛春风拂面,眼前豁然开朗,心情也为之一振。

“浅涧石边留野趣,矮篱竹外托幽情”两句,诗人将梅花置于自然环境之中,赞美其与山水相映成趣,寄托了自己超凡脱俗的情感。最后,“繁华满地凋零尽,难写夷齐一种清”以对比手法,感叹世间繁华易逝,唯有梅花的清高品格难以言表,寓言了诗人对高尚节操的追求和对世俗浮华的淡泊。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梅花自比,借物抒怀,表达了诗人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和对高洁品性的向往。

收录诗词(311)

释行海(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庚午春作(其一)

相逢处处说干戈,又报天骄走渡河。

乡国不知音问少,友朋无奈别离多。

杨花漠漠迷春思,芳草萋萋感暮歌。

猿鸟亦移深树隐,野人只在旧烟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庚午春作(其二)

槜李当年是越乡,客情何事忽清凉。

霜催燕子归南国,露逼虫声上北堂。

野外几重秋水白,天涯一片暮云黄。

年年有雁书难寄,无梦到家空夜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明晖阁

霁色空明宇宙宽,江南佳趣在栏干。

云蒸列岸青山晓,露湿眠沙白鸟寒。

极浦风帆侵树杪,夕阳烟景聚檐端。

目前有句吟难尽,几度登临月下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一树乔乔迥出林,兔丝千尺附清阴。

怒枝伸缩苍龙臂,翠顶盘桓老鹤心。

古藓皴皮藏冻蜕,细风入叶转幽琴。

婆娑独秀青山里,定有茯苓无处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