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红分翠别。宿酒半醒,征鞍将发。
楼外残钟,帐前残烛,窗边残月。
想伊绣枕无眠,记行客、如今去也。
心下难拚,眼前难觅,口头难说。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朱敦儒的《柳梢青》之一。诗中描绘了一个离别场景,通过对宿酒、征鞍、残钟、残烛和残月等细节的描述,营造出一种淡淡的离愁与不舍。
"红分翠别"一句,直接点出了离别的情景,而“翠”字暗示了一丝哀艳之情。"宿酒半醒"表明诗人可能在醉酒中度过了一个不安静的夜晚,这种状态也反映出内心的矛盾和不宁。
"征鞍将发"则显露出即将踏上旅途的情形,给人的感觉是一种迫在眉睫的离别。紧接着,“楼外残钟,帐前残烛,窗边残月”三句,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个凌晨时分,人静夜深的氛围,"残"字多次出现,更添了一份淡淡的哀伤。
"想伊绣枕无眠"和“记行客、如今去也”两句,则流露出了对离别之人的思念与不舍。这里的"伊"字代指所思念的人,"绣枕"则是古人常用来形容美好事物的词汇,表明了诗人对这份离别之痛感同身受。
最后,“心下难拚,眼前难觅,口头难说”三句,更是将这种复杂的情感推向高潮。"难拌"即难以解脱,"难觅"则是难以寻觅,"难说"也就是难以言表,这些"难"字串联起来,形成了一种深沉而又无从诉说的哀愁。
总体来说,这首词通过对环境与内心感受的细腻描写,成功地传达了离别时那种复杂的情绪和无法言说的哀愁,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
不详
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 (楼钥《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
狂踪怪迹。谁料年老,天涯为客。
帆展霜风,船随江月,山寒波碧。
如今著处添愁,怎忍看、参西雁北。
洛浦莺花,伊川云水,何时归得。
秋光正洁。仙家瑞草,黄花初发。
物外高情,天然雅致,清标偏别。
仙翁笑酌金杯,庆儿女、团圆喜悦。
嫁与萧郎,凤凰台上,长生风月。
松江胜集。中秋载酒,幽人闲客。
云将迟疑,桂娥羞涩,一欢难得。
天怜我辈凄凉,借万里、晴空湛碧。
浩浩烟波,堂堂风月,今夕何夕。
水云晚照。浮生了了,霜风衰草。
日月金梭,江山春梦,天多人少。
赤松认得虚空,便一向、飞腾缥缈。
直上蓬瀛,回看沧海,凄然长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