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曲献仙音

花匣么弦,象奁双陆,旧日留欢情意。

梦到银屏,恨裁兰烛,香篝夜阑鸳被。

料燕子重来地。桐阴锁窗绮。倦梳洗。

晕芳钿、自羞鸾镜,罗袖冷,烟柳画栏半倚。

浅雨压荼蘼,指东风、芳事馀几。

院落黄昏,怕春莺、惊笑憔悴。

倩柔红约定,唤取玉箫同醉。

形式: 词牌: 法曲献仙音

翻译

昔日的欢愉还留在花匣的琴弦上,象棋盘般的双陆游戏,旧日的情谊依然。
在梦中我回到银色的屏风前,遗憾的是只有剪下的兰花烛光,夜晚的香篝旁,鸳鸯被子陪伴。
料想燕子还会再来此地,梧桐树下的窗户被绿荫遮掩。我已倦于梳妆打扮。
看着镜中的自己,脸上晕染的香气让我羞愧,穿着罗袖,倚靠在烟柳画栏边。
细雨轻压着荼蘼花,春风中,花事已剩几何?
黄昏时分的庭院,我害怕春莺的鸣叫,会惊醒我憔悴的心。
我与柔红相约,希望能唤来玉箫,一同沉醉在醉人的春色中。

注释

花匣:装有乐器的盒子。
象奁:古代女子放置象棋的首饰盒。
银屏:银色的屏风,代指华丽的室内装饰。
兰烛:兰花香味的蜡烛。
鸳被:绣有鸳鸯图案的被子,象征夫妻或情侣。
燕子:春天的使者,常引申为离别和重逢。
桐阴:梧桐树下的阴影。
晕芳钿:脸上晕染的香气,形容女子妆容。
鸾镜:镶嵌有鸾鸟图案的镜子,代指镜子。
罗袖:丝绸做的衣袖。
荼蘼:春季开花的植物,象征春末。
东风:春风。
憔悴:形容人面容瘦弱,精神疲惫。
倩柔红:柔美的红色,可能指女子。
玉箫:玉石制成的箫,古时乐器。

鉴赏

这首宋词《法曲献仙音》是楼采所作,描绘了一幅昔日欢愉与现今孤寂对比的画面。开篇以“花匣么弦,象奁双陆”起兴,回忆往昔的琴瑟和鸣与游戏之乐。接着,“梦到银屏,恨裁兰烛”表达了对往日温馨夜晚的怀念,以及对如今形单影只的遗憾。“香篝夜阑鸳被”则进一步渲染了过去的甜蜜与现在的孤寂。

“料燕子重来地,桐阴锁窗绮”暗示时光流转,旧时燕子可能还会归来,但人事已非,只剩桐阴遮蔽窗户,显得凄凉。接下来,“倦梳洗”、“晕芳钿”描绘出主人公慵懒无力,对着镜子自怜,倚靠在画栏中,流露出深深的哀愁。

“浅雨压荼蘼,指东风、芳事馀几”借景抒情,暗示春天即将逝去,而自己美好的青春也如残花般凋零。“院落黄昏,怕春莺、惊笑憔悴”更是直接表达出对时光流逝和自身衰老的恐惧。最后,词人以“倩柔红约定,唤取玉箫同醉”寄托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希望能通过音乐和美酒暂时忘却现实的苦涩。

整首词情感深沉,通过对昔日欢乐与今日落寞的对比,展现了词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收录诗词(8)

楼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瑞鹤仙

冻痕销梦草。又招得春归,旧家池沼。园扉掩寒峭。

倩谁将花信,遍传深窈。追游趁早。

便裁却、轻衫短帽。

任残梅、飞满溪桥,和月醉眠清晓。年小。

青丝纤手,彩胜娇鬟,赋情谁表。南楼信杳。

江云重,雁归少。

记冲香嘶马,流红回岸,几度绿杨残照。

想暗黄,依旧东风,灞陵古道。

形式: 词牌: 瑞鹤仙

八月十四日携家泛月次韵(其三)

稍先一日我中秋,行遍芙蓉与菊洲。

作意安排却非适,不如乘兴径行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八月十四日携家泛月次韵(其五)

草草真成一段奇,比邻非不借馀辉。

板舆何敢侵风露,略望檐间且劝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八月十四日携家泛月次韵(其一)

月到平湖金作波,一城惟此占秋多。

水晶宫里清无比,何用重登汉馺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