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霜树今无一叶留,日边云暗使人愁。
独怜扬子湾头岸,犹有黄花恋晚秋。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哀愁与感慨。"霜树今无一叶留"一句,以冰霜覆盖的树木为背景,突显出季节的更迭和生命力的脆弱,只剩下光秃秃的枝桠,没有一片叶子作为秋意的象征。这不仅是对自然界变化的描写,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凄凉与无常。
"日边云暗使人愁"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天气的阴霾,日光被云层遮蔽,使得整个秋景显得更加沉郁。这里的“愁”,不仅是对外界景象的直接反应,更是诗人内心复杂情绪的写照。
"独怜扬子湾头岸"一句,转向了具体的地理环境——扬子江边(即长江),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独自的怜悯之情。"怜"字用得极为精妙,它不仅包含对景物的同情,更蕴含着一种深切的情感投入。
最后,"犹有黄花恋晚秋"则是对这种哀愁情绪的一个转折。尽管大自然已经进入了深秋,但在扬子江边的某个地方,还有一些黄色的花朵在坚守着它们的生命力,与即将到来的寒冬做最后的抗争。这不仅是对自然界中生命顽强意志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对于希望与坚持的一种寄托。
整首诗通过对秋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万物凋零的哀愁,以及面对这种自然规律时所保持的情感态度和精神力量。
不详
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华发鬅鬙一榻书,舟移斜日似籧篨。
似闻载酒江边寺,更倒青钱留白鱼。
一水萦回两岸鸥,翩翩无数近行舟。
十年不见浑如旧,有意随人天际浮。
风摇顶笠晓山隈,觅法心如未熟梅。
去路两肩担不起,会看撒手得空回。
昭亭高隐倦淹留,归驭飘然下十洲。
我亦半生随泛宅,故园空忆洞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