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子.代闻元亮悼亡,用秦少游韵(其一)

风流今已尽,冰弦断、难觅凤麟洲。

枉宝袜偷看,频移带眼,金钱暗掷,浪卜刀头。

见伊处、书中心切切,帐底梦悠悠。

夕泣朝啼,泪多流被,南来北往,愁重沉舟。

萧条朱门里,不堪回首处,华屋西州。

怕见尘生遗挂,粉剩空楼。

倘指上玉环,他生再见,腰中绣裹,今世真休。

若是伊心未泯,鬼也须愁。

形式: 词牌: 风流子

鉴赏

这首《风流子》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词人沈谦所作,以秦观的词韵为基调,表达了对亡妻深切的哀悼之情。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悼亡主题的复杂与深沉。

“风流今已尽”,开篇即点出逝去的风华不再,流露出一种无可挽回的哀伤。“冰弦断、难觅凤麟洲”一句,以断弦比喻亡妻的离世,同时借“凤麟洲”的典故,暗示两人曾经的美好时光如同神话中的仙境,如今却已不可寻觅。

“枉宝袜偷看,频移带眼,金钱暗掷,浪卜刀头”四句,通过一系列动作描写,细腻地描绘了主人公在亡妻去世后内心的挣扎与痛苦。宝袜象征着妻子的美丽与珍贵,而“频移带眼”、“暗掷金钱”、“浪卜刀头”则分别表现了主人公对失去妻子的不舍、对未来的迷茫以及对命运的无奈。

“见伊处、书中心切切,帐底梦悠悠”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亡妻的思念之情。书信中满载着对妻子的思念,梦境中则是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两者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主人公内心深处最深切的哀痛。

“夕泣朝啼,泪多流被,南来北往,愁重沉舟”四句,以连续的动作和场景描绘,展现了主人公因思念亡妻而产生的无尽忧愁。泪水如潮水般涌出,南来北往的奔波,仿佛都承载着沉重的愁绪,如同船只在波涛中沉浮。

“萧条朱门里,不堪回首处,华屋西州”三句,将情感推向高潮,通过描述主人公身处的环境,进一步强调了亡妻离去带来的孤独与凄凉。华美的住所如今变得萧条,连回忆都成为难以承受之重。

“怕见尘生遗挂,粉剩空楼”两句,继续深化了对亡妻的怀念。尘封的挂物、空荡的楼房,都是妻子留下的痕迹,触目皆是,令人难以承受。

“倘指上玉环,他生再见,腰中绣裹,今世真休”四句,表达了主人公对于来生再遇妻子的渴望,同时也对今生的遗憾与绝望。玉环、绣裹,都是妻子的象征,寄托了主人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

“若是伊心未泯,鬼也须愁”结尾一句,以假设的方式表达了对亡妻灵魂的关怀与担忧。即使在另一个世界,如果她的思念未曾消散,那么即便是鬼魂也会感到愁苦。

整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深刻地表达了对亡妻的哀悼与思念,展现了悼亡主题的复杂性和深度。沈谦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广袤的历史时空之中,使得这首词不仅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同时也蕴含了普遍的人性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感染力。

收录诗词(230)

沈谦(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风流子.代闻元亮悼亡,用秦少游韵(其二)

风流难再得,寻聚窟、何处问仙洲。

想别后寄情,曾经剪发,病中永诀,不肯回头。

岂知道、黄泉声寂寂,碧落恨悠悠。

桂殿初奔,敲残兔臼,桃源再访,赚杀渔舟。

繁华消磨尽,三年真薄倖,一觉扬州。

最苦难求毒石,未得神楼。

似乱攀荷藕,千丝不断,对烧蜡烛,两泪难休。

反羡伊家解脱,免却閒愁。

形式: 词牌: 风流子

丹凤吟.答洪昉思梦访之作

别后相思一样,目断城云,魂销江树。

玉帘深锁,愁似乱莺狂絮。

沉沉落照,半明还暗,野烧回春,寒山催暮。

梦里何曾怕险,滚雾翻风,为我连夜飞度。

也有镇常相见,见时不免含嫉妒。

道我眉儿翠,又身轻过汉,腰细如楚。

那知憔悴,不复再行多露。

关黑枫青君自爱,更休将愁诉。

但须纵酒,看石榴半吐。

形式: 词牌: 丹凤吟

沁园春.寄赠王扬州阮亭,即用其偶兴韵(其一)

不断长江,滚雪翻云,日夜东流。

怪万里烟花,终沉伍剑,二分明月,先照隋钩。

郡县劳人,文章绝世,斗大如何困一州。

偏豪迈,在词中拜将,醉里封侯。琼华寄我难酬。

奈水满、芜城夜色浮。

道执卷跨牛,其中有乐,腰钱骑鹤,此外何求。

素札空传,玉箫谁教,泛泛还同沙际鸥。

虚名误,但浓斟玉液,煖被貂裘。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沁园春.寄赠王扬州阮亭,即用其偶兴韵(其二)

羡尔高情,濯足淮河,振衣蜀冈。

便眺览烟云,何妨薄宦,沉酣典籍,不愧清狂。

骏马穿花,佳人雪藕,摘遍朱荷水一方。

新歌奏,早声传北里,色艳东皇。墨痕锦袖淋浪。

但怅望、星桥有报章。

任岁月驱驰,宫中磨蝎,风尘黯黯,路上亡羊。

一日不斋,百年浑醉,携手频游翰墨场。

休回首,纵兰陵酒美,何处吾乡。

形式: 词牌: 沁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