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和唐崔颢韵

巍峨西岳峙咸京,天削芙蓉画不成。

势逼云霄撑日月,气通川泽候阴晴。

秦关北去天垂险,汉畤西临砥类平。

回首武皇祠下路,行人过尽暮烟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以华山为题,描绘了其雄伟壮丽的自然景观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首句“巍峨西岳峙咸京,天削芙蓉画不成”开篇即以“巍峨”、“峙”等词勾勒出华山的高峻与挺拔,将其比作削尖的芙蓉花,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华山的绝美与难以描绘的壮丽景象。

接着,“势逼云霄撑日月,气通川泽候阴晴”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华山的气势与影响力。它仿佛能触及云霄,支撑着日月的运行;其气魄与气息,能够感应到川泽的水文变化,预示天气的阴晴变化。这样的描写不仅突出了华山的自然奇观,也赋予了它一种超凡脱俗的力量感。

“秦关北去天垂险,汉畤西临砥类平”则从历史的角度切入,将华山置于秦汉时期的地理与文化背景之中。秦关北去,意味着华山作为北方边界的象征,其险峻之处令人望而生畏;而汉畤西临,则暗示着华山在古代祭祀活动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其平缓之处则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一面。

最后,“回首武皇祠下路,行人过尽暮烟生”以武皇祠为引,表达了对历史的回顾与对自然美景的感慨。武皇祠下的道路,见证了无数行人的足迹,而当暮烟升起时,不仅渲染了一种宁静与悠远的氛围,也让人不禁思考时间的流逝与自然永恒的主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展现了华山的自然之美,也融入了历史文化的深邃内涵,使得读者在欣赏华山壮丽景色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人文情怀与历史沧桑。

收录诗词(451)

杨荣(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登华至青柯坪纪胜(其一)

偶从灵岳访真源,秀插青冥势自尊。

潭底五龙盘地轴,崖端双鹜划天门。

攀萝欲借金仙掌,散发宜窥玉女盆。

自有芙蓉三尺在,莲花十丈岂须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登华至青柯坪纪胜(其二)

望中烟朵气佳哉,疑是三神海上来。

坼峡霾云高士卧,峭峰削壁巨灵开。

银河倒泻晴飞雨,石鼓高悬昼殷雷。

愿结茅亭依玉井,不愁蕊笈閟丹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登华至青柯坪纪胜(其三)

两度仙坪回俗驾,烟霞绝巘兴难忘。

欲凭芒屩青藜杖,更裹黄精白石粮。

掌上芙蓉囊五露,池头沆瀣挹三浆。

还应坐啸中峰顶,手摘明星瞰太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登华至青柯坪纪胜(其四)

铁索金梯苦未攀,半山台榭亦开颜。

秦城北漠寒烟外,汉阙南山夕照间。

云栈千盘平若荠,龙门一曲细如环。

奇游恨不通仙史,紫气空留百二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