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游朴所作,名为《同俞太守登望江楼楼有杜陵诗及鲜于草书》。诗中描绘了诗人与俞太守一同登临望江楼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风光与人文历史的交融。
首句“山淡晴晖宿霭收”描绘了山色在晴日的照耀下,晨雾逐渐消散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接着,“相逢聊复一登楼”表达了诗人与俞太守偶然相遇,决定一同登楼欣赏美景的心情。
“三春烟景天中合,千古长江槛外流”两句,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天地,春天的烟云与天空融为一体,长江在楼外蜿蜒流淌,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与永恒。这里不仅描绘了眼前的景色,也暗含了对时间流逝和历史长河的感慨。
“杜老幽怀随地尽,鲜于遗墨至今留”提到了杜甫和鲜于枢两位文人的作品,通过他们的诗歌和书法,诗人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敬仰之情。杜甫的“幽怀”随着地点的变迁而消失,但鲜于枢的墨迹却至今保存,成为珍贵的文化遗产。
最后,“凭高莫抚当年迹,牵动游人万里愁”表达了诗人站在高处,回想起过往的历史痕迹时,心中涌起的复杂情感。这不仅仅是对历史的怀念,也是对人生无常和遥远距离的感慨,触动了每一位游人的思绪。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历史文化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