狱中杂纪二十六首(其十七)

三旬行万里,奏使旧能任。

驿路无淹骑,秋风有报音。

迟留关厄数,速免或他侵。

死地寰中满,为忧岂独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恭尹在狱中所作的《狱中杂纪二十六首》中的第十七首。诗中描绘了诗人作为使者远行万里,历经艰难险阻,最终得以传达消息的艰辛历程。诗中充满了对自由的渴望和对使命的坚定。

首句“三旬行万里”,简洁有力,勾勒出诗人长途跋涉的形象,三旬即三十天,万里则形容行程之遥远。接着“奏使旧能任”,表明诗人不仅完成了任务,而且能够胜任使者之职,体现了其能力和担当。

“驿路无淹骑”一句,描述了诗人行进在驿路上,没有被任何阻碍所滞留,表现了旅途的顺利与诗人的坚韧不拔。而“秋风有报音”则暗示了诗人通过某种方式,如书信、口信等,将消息传递出去,即使是在秋天的凉风中,也能感受到那份报音的温暖与希望。

“迟留关厄数,速免或他侵”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面对困难时的冷静与智慧。关厄,指的是险阻、困境,这里指诗人可能遭遇的种种挑战。迟留,意为停留、拖延,但诗人并未被这些困难所困,而是寻找机会迅速摆脱,避免了其他可能的侵害。

最后,“死地寰中满,为忧岂独今”表达了诗人对生命与自由的深刻忧虑,以及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深切关注。死地,指的是危险之地,寰中满,意味着到处都是这样的地方,为忧岂独今,则是说这种担忧并非今日才有,而是长久以来一直存在的问题。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有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展现了陈恭尹作为一位思想者和诗人的独特视角和深刻洞察力。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狱中杂纪二十六首(其十八)

神签曾信手,消息一阳初。

始日深愁远,而今虑且虚。

灰寒终应管,云暗可劳书。

天地心谁见,乾坤莽自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狱中杂纪二十六首(其十九)

多虑凭天遣,深寒到酒消。

掩书吟竟夜,辞客卧终朝。

霜角思江槛,风铃隔丽谯。

向来临眺地,红树一萧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狱中杂纪二十六首(其二十)

举世悲先烈,虚名萃眇身。

局天非一日,画地又何人。

不献邹阳作,终知石父伸。

从来黄与绮,秦汉未称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狱中杂纪二十六首(其二十一)

身世犹如昨,风威只觉寒。

数为百日满,序是一年残。

北使归何缓,南音操已阑。

敝衣行卒岁,省事且为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