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鱼鼓有颂

四大犹来造化功,有声全贵里头空。

莫怪不与凡夫说,祇为宫商调不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因鱼鼓有颂》由唐代僧人从谂所作,巧妙地将禅理融入自然之象,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哲思。

“四大犹来造化功”,开篇即以“四大”(地、水、火、风)为起点,赞叹自然造化的伟大。这里的“犹来”二字,既表达了对自然造物的敬畏,也暗示了时间的永恒与变化的无常。通过“造化功”的描述,诗人将自然界的运作视为一种深邃而神秘的力量,强调其不可言喻的奥妙。

“有声全贵里头空”,进一步深化了对声音的理解。在诗人看来,声音并非仅仅存在于物质世界之中,而是蕴含着更为深刻的内在价值。这里的“空”字,不仅指声音的传播可能穿越虚空,更象征着声音背后所承载的空灵与深远的意义。通过这一句,诗人引导读者去思考声音与心灵、宇宙之间的微妙联系,以及它们如何共同构成了一个超越表象的、更加丰富和深刻的世界。

“莫怪不与凡夫说,祇为宫商调不同。”最后两句则以一种含蓄的方式揭示了诗人的立场。他似乎在说,之所以不向普通人解释这些道理,是因为他们无法理解其中的微妙之处——正如音乐中的宫商调,只有具备相应知识和感悟的人才能领略其美妙。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知识层次的区分,也暗含了对智慧与理解层次的追求,以及对直接传达真理方式的谨慎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禅宗的哲学思想,引导读者在日常生活中寻找超越表面的真理,体验到自然与心灵的深层连接。它不仅是一首艺术作品,更是对生命、宇宙和存在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17)

从谂(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因莲花有颂

奇异根苗带雪鲜,不知何代别西天。

淤泥深浅人不识,出水方知是白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渠说佛有难,我说渠有灾。

但看我避难,何处有相随?

有无不是说,去来非去来。

为你说难法,对面识得来。

形式: 偈颂

送凌行婆颂

当机直面提,直面当机疾。

报尔凌行婆,哭声何得失。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质]韵

答赵州和尚颂

哭声师已晓,已晓复谁知。

当时魔竭国,几丧目前机。

形式: 五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