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宋诗表达了诗人赵蕃在秋季将尽时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首句“秋尽谁无狐貉思”以季节更替引发对生活的深沉思考,暗示了人们在寒凉时节对温暖的渴望,如同狐狸和貉子在严冬的寻找庇护。接着,“一年行矣又垂垂”感叹时光匆匆,一年即将过去,自己也已步入暮年。
诗人对自己的品行颇为自信,“顾惭志行如山立”,表明他自认为品德坚如磐石,不会轻易动摇或推诿。然而,“敢为推迁作浪悲”又流露出一丝无奈,暗示生活中难免有不如意之事,但他不愿因一时困境而悲叹。
面对贫贱与功名的现实,“贫贱已知安少壮,功名何有望衰迟”,诗人坦然接受现状,明白年轻时的抱负在岁月流逝中可能难以实现。最后,“长安此际尤萧索,坐念故人应窘炊”描绘出长安城此时的冷清景象,诗人不禁想念远方的朋友,担心他们在生活上可能面临的艰难。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个人境遇的反思,又有对友情的牵挂,展现了诗人的人生哲理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