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卯元宵多雨(其一)

腊前雨势已翻盆,腊后淋漓到上元。

灯火不张蟾彩暗,笙箫有禁霤声喧。

麦田闻道水盈尺,里巷想应泥没门。

闷坐孤吟无好况,三杯冷落对黄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腊月前的雨势已经很大,过了腊月还持续到元宵节。
节日的灯火没有点燃,月亮显得暗淡,笙箫的声音因禁令而显得嘈杂。
听说农田里的水已涨到一尺多高,街巷里可能因为积水而门都无法打开。
我独自坐着苦吟,没有什么好心情,只能对着冷清的黄昏喝三杯酒。

注释

腊前:指农历十二月之前。
翻盆:形容雨量极大。
上元: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
灯火不张:形容节日灯火未点。
蟾彩:指月亮的光辉。
有禁:受到限制。
麦田:农田。
水盈尺:水位上涨到一尺左右。
泥没门:积水漫过门槛。
闷坐:孤独地坐着。
孤吟:独自吟诗。
三杯冷落:独自饮酒,显得凄凉。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乙卯年元宵节期间连绵不断的雨水景象。首句"腊前雨势已翻盆,腊后淋漓到上元",写出了自腊月之前雨量充沛,直至元宵节期间仍未停止,雨水之大如同盆倾,形象生动。"灯火不张蟾彩暗",描述了节日气氛因雨而黯淡,明亮的灯笼无法照亮,月亮也显得暗淡无光,增添了凄清之意。

"笙箫有禁霤声喧",则以笙箫音乐受到限制和屋檐滴水声的嘈杂,反衬出节日的寂寥。"麦田闻道水盈尺"进一步展现了雨水对农田的影响,可能意味着农作物受损,农民忧虑。"里巷想应泥没门"则描绘了雨水泛滥,连街巷都淹没在水中,居民出行困难。

最后两句"闷坐孤吟无好况,三杯冷落对黄昏",诗人表达了自己在这样的天气中独自坐着,心情郁闷,只能借酒浇愁,面对着凄凉的黄昏。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元宵节因雨而变得冷清、压抑的氛围,寓含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担忧。

收录诗词(896)

姜特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生年不详,卒于宋光宗绍熙中。以父恩补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迁福建兵马副都监;擒海贼姜大獠。赵汝愚荐于朝,召见,献诗百篇。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阁门事。恃恩纵恣,遂夺职。帝颇念旧,复除浙东马步军副总管。宁宗时,官终庆远军节度使。特立工于诗,意境超旷。作有《梅山稿》六卷,续稿十五卷,《直斋书录解题》行于世

  • 字:邦杰
  • 籍贯:浙江丽水

相关古诗词

乙卯元宵多雨(其二)

连年旱气民愁食,及至春来又雨霖。

湿麦卧泥难辨草,寒蔬入市贵如金。

灯辉不到愁人眼,节物空惊老者心。

且喜今朝日光出,更须风力扫重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九日寄杨方叔

安稳杨夫子,秋来阙寄音。

遥怜好兄弟,相伴老山林。

菊是故园色,人无旧赏心。

云萍两漂泊,西望一长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九月赴郡燕旄节适至

贤侯佳节初开燕,谁是风流晋孟嘉。

已判百年唯白发,不羞九日对黄花。

拥旄遥佩藩臣印,把盏重来刺史家。

希事此邦应未有,一时千里借光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八咏楼

隐侯故事许谁传,领略江山付谪仙。

虹抱子城增面势,翚飞杰栋跨风烟。

旧题压倒三千首,壮观追还七百年。

我老登临无好语,倚栏终日愧前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