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何道士众妙堂

湛然无观古真人,我独观此众妙门。

夫物芸芸各归根,众中得一道乃存。

道人晨起开东轩,趺坐一醉扶桑暾。

馀光照我玻璃盆,倒射窗几清而温。

欲收月魄餐日魂,我自日月谁使吞。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翻译

心静如水的古代真人,我独自探索这众多奥秘之门。
万物繁多各自回归根本,在人群中找到大道才能生存。
道士清晨打开东边的窗户,盘腿坐在初升的太阳下沉醉。
余晖洒在我透明的盆中,反射出明亮又温暖的光影。
我想捕捉月亮的精华,吸食太阳的力量,但这是我自己与日月的交流,无人能使我这么做。

注释

湛然:心境清澈。
无观:不看外界。
古真人:古老的修行者。
众妙门:众多奥秘之门。
归根:回归本质。
道人:修道之人。
东轩:东边的窗户。
趺坐:盘腿打坐。
扶桑暾:东方的朝阳。
玻璃盆:透明的盆子。
清而温:清晰且温暖。
月魄:月亮的精华。
日魂:太阳的力量。
吞:吸收。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独自观赏一座名为“众妙门”的道观的情景。"湛然无观古真人"表明这是一处不为人知的古老道观,而诗人则是唯一的欣赏者。"夫物芸芸各归根,众中得一道乃存"寓意于万事万物皆有其本源,关键在于领悟其中的道理。

接着,"道人晨起开东轩,趺坐一醉扶桑暾"写出了道士清晨起床,打开东边的窗户,然后盘腿而坐饮酒至酣,手扶着窗棂。这里描绘了一幅宁静自得的生活画面。

"馀光照我玻璃盆,倒射窗几清而温"则是描述阳光透过玻璃盆映照在窗棂上,给人一种明亮而又温暖的感觉。这一段不仅描写了自然景象,也表达了一种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最后,"欲收月魄餐日魂,我自日月谁使吞"表现出诗人超脱尘世,想要吸纳月亮之精华,摄取太阳之灵魂,显示了他追求自然万物本质的愿望,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宇宙、生命的深刻体悟与超然态度。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描绘道观中的宁静生活和对自然界的深切感悟,展现了诗人苏轼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高远志趣。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和黄秀才鉴空阁

明月本自明,无心孰为境。

挂空如水鉴,写此山河影。

我观大瀛海,巨浸与天永。

九州居其间,无异蛇盘镜。

空水两无质,相照但耿耿。

妄云桂兔蟆,俗说皆可屏。

我游鉴空阁,缺月正凄冷。

黄子寒无衣,对月句愈警。

借君方诸泪,一沐管城颖。

谁言小丛林,清绝冠五岭。

形式: 古风

题灵峰寺壁

灵峰山上宝陀寺,白发东坡又到来。

前世德云今我是,依稀犹记妙高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何公桥

天壤之间,水居其多。人之往来,如鹈在河。

顺水而行,云驰鸟疾。维水之利,千里咫尺。

乱流而涉,过膝则止。维水之害,咫尺千里。

沔彼滥觞,蛙跳倏游。溢而怀山,神禹所忧。

岂无一木,支此大坏。舞于盘涡,冰折雷解。

坐使此邦,画为两州。鸡犬相闻,胡越莫救。

允毅何公,甚勇于仁。始作石梁,其艰其勤。

将作复止,更此百难。公心如铁,非石则坚。

公以身先,民以悦使。老壮负石,如负其子。

疏为玉虹,隐为金堤。直栏横槛,百贾所栖。

我来与公,同载而出。欢呼填道,抱其马足。

我叹而言,视此滔滔。未见刚者,孰为此桥。

愿公千岁,与桥寿考。持节复来,以慰父老。

如朱仲卿,食于桐乡。我作铭诗,子孙不忘。

形式: 四言诗

次韵郑介夫二首(其一)

一落泥途迹愈深,尺薪如桂米如金。

长庚到晓空陪月,太岁今年合守心。

相与齧毡持汉节,何妨振履出商音。

孤云倦鸟空来往,自要闲飞不作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