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五月黄梅肥,终朝密雨微。
绿苔侵竹阁,润气裛人衣。
背陇沾牛去,衔虫湿燕归。
高山发瀑水,夜涨入吾扉。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宣州杂诗二十首(其十七)》,描绘了江南初夏时节的景象。五月正是黄梅季节,雨水连绵但并不猛烈,早晨细雨如丝,给环境带来湿润的气息。绿苔悄然爬上竹阁,凉意浸润着人们的衣物。田间小路上,耕牛背着湿润的泥土归来,而归巢的燕子口中也带着雨水。山上的瀑布在雨后水量增大,夜晚涨溢,甚至流入诗人的门窗。整体上,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江南雨季的宁静与生机,以及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不详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北客多怀北,庖羊举玉卮。
吾乡虽处远,佳味颇相宜。
沙水马蹄鳖,雪天牛尾狸。
寄言京国下,能有几人知。
高斋谢公殁,此地即危楼。
不改窗中岫,无停川上舟。
壁阴缘薜荔,城暝笑鸺鹠。
万井晓烟合,素霓横树头。
鸟命若杨叶,夜栖鸡翼间。
情知羽毛薄,自禦雪霜难。
相托为温燠,终非学附攀。
犹胜居鹘握,忧惧得生还。
高林似吴鸭,满树蹼铺铺。
结子繁黄李,炮仁莹翠珠。
神农本草阙,夏禹贡书无。
遂压葡萄贵,秋来遍上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