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石先生祖母赵节妇没已五十年方石以礼部侍郎诰请移为旌表为诗纪事

路接清风岭未遥,旧乡遗俗岂全消。

百年始报生成德,六馆重开节义条。

星小竟随孤月照,江清耻受恶溪潮。

先生不为彝伦起,兹事因何彻九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李东阳所作,名为《方石先生祖母赵节妇没已五十年方石以礼部侍郎诰请移为旌表为诗纪事》。诗中通过对方石先生祖母赵节妇的事迹的追忆与赞美,展现了其高尚的品德与节操。

首联“路接清风岭未遥,旧乡遗俗岂全消”,描绘了赵节妇生活的环境与她所坚守的传统习俗,虽身处偏远之地,但其道德风尚并未完全消失,暗示了她的影响力和对传统价值的坚守。

颔联“百年始报生成德,六馆重开节义条”赞扬了赵节妇在百年间所展现的道德品质,以及她对节义的重视,通过“六馆重开”这一细节,进一步强调了她在社会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颈联“星小竟随孤月照,江清耻受恶溪潮”运用自然景象的对比,形象地表达了赵节妇如同孤月般照亮黑暗,她的美德如同清澈的江水,不被污浊的溪流所玷污,象征着她高尚的人格和不受外界影响的坚定信念。

尾联“先生不为彝伦起,兹事因何彻九霄”则表达了对赵节妇事迹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提出了一个疑问:为何这样伟大的事迹不能传扬至更远的地方,让更多人知晓并学习?这里既是对赵节妇功德的肯定,也是对传播其事迹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思考,不仅歌颂了赵节妇的高尚品德,也反映了作者对于道德传承和社会风气的关注。

收录诗词(1558)

李东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 字:宾之
  • 号:西涯
  •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 生卒年:1447年-1516年

相关古诗词

鲁编修铎颁诏安南

命使炎邦帝选才,状元刚去省元来。

车从北斗杓前指,诏向南天尽处开。

史局事严应暂辍,宫袍恩重许新裁。

归装不带宫中物,自写黄封作寿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西苑焚藁纪事

史家遗草尽成编,太液池头万炬烟。

天上六丁元下取,人间一字不轻传。

先朝故事非今日,内苑清游亦胜缘。

却上广寒云雾里,禁城东指是文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泉山书院诗

甘泉山下浥清风,得似滁阳有醉翁。

岚气每随天早晚,水声长绕屋西东。

千寻峭壁瞻依地,万顷平田灌溉功。

二物古来堪比寿,愿登巀嵲写琤琮。

形式: 七言律诗

城南姚氏园饯刘太宰与诸吏部晚会归得二首(其一)

不到城南又隔秋,聊因送客驻行驺。

林梢宿雨衣犹湿,树底斜阳席未收。

岂谓东曹非旧约,须知下界有仙游。

壁间谩作题名纪,聚散终同水上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