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将军二首(其二)

壮气盖燕赵,耽耽魁杰人。

弯弧五百步,长戟八十斤。

河湟非内地,安史有遗尘。

何日武台坐,兵符授虎臣。

形式: 古风

翻译

豪迈的气概超越燕赵之地,威猛的人如魁首英雄。
拉开强弓能射五百步远,手持重达八十斤的长戟。
河湟并非中原腹地,安史之乱的痕迹尚存。
何时能坐在武台之上,将兵权授予勇猛的臣子。

注释

壮气:豪迈的气概。
盖:超过。
燕赵:古代中国北方的两个地区。
耽耽:威武的样子。
魁杰人:威猛杰出的人。
弯弧:拉开强弓。
五百步:极远的距离。
长戟:古代的一种长柄武器。
八十斤:形容武器重量大。
河湟:古代地区名,位于今青海、甘肃一带。
内地:中原地区。
遗尘:遗留的痕迹。
何日:何时。
武台:军事指挥的高台。
兵符:古代调兵遣将的信物。
虎臣:勇猛忠诚的臣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军的雄壮与威严,展现了诗人对边疆战事和英雄人物的向往。"壮气盖燕赵"一句,以宏大的气势开篇,燕赵自古为武士之地,这里代表着北方的豪迈与勇猛。"耽耽魁杰人"则形容将军之威严,如同山岳一般不可摇撼。

接下来的两句"弯弧五百步,长戟八十斤"具体描绘了战场上的壮观景象和兵器的沉重,这些细节增添了诗歌的生动性。"河湟非内地"指的是边疆地区,这里的"非内地"暗示了一种对远离中原、在边陲戍守的将士的同情。而"安史有遗尘"则是对历史上安史之乱留下的隐患和影响的一种担忧。

最后两句"何日武台坐,兵符授虎臣"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坐在高台上指挥千军万马的将领的向往,以及期待有勇猛如虎的臣子来接受战事的重托。这里的"何日"充满了对未来的渴望和不确定性。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武将形象的塑造,抒发了诗人对于边塞之战、英雄人物以及历史记忆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492)

杜牧(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字:牧之
  • 号:樊川居士
  • 籍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 生卒年:公元803-约852年

相关古诗词

旧游

闲吟芍药诗,惆望久嚬眉。

盼眄回眸远,纤衫整髻迟。

重寻春昼梦,笑把浅花枝。

小市长陵住,非郎谁得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正初奉酬歙州刺史邢群

翠岩千尺倚溪斜,曾得严光作钓家。

越嶂远分丁字水,腊梅迟见二年花。

明时刀尺君须用,幽处田园我有涯。

一壑风烟阳羡里,解龟休去路非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同赵二十二访张明府郊居联句

陶潜官罢酒瓶空,门掩杨花一夜风。

古调诗吟山色里,无弦琴在月明中。

远檐高树宜幽鸟,出岫孤云逐晚虹。

别后东篱数枝菊,不知闲醉与谁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后池泛舟送王十秀才

城日晚悠悠,弦歌在碧流。

夕风飘度曲,烟屿隐行舟。

问拍拟新令,怜香占彩毬。

当筵虽一醉,宁复缓离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